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员兴宗的作品,名为《赠云上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深厚的情感。他通过对昔日友人元发的追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隔阂的无奈。
“君不见昔日中岩印元发,声名宇县何煌煌。”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朋友元发,在过去曾经是多么有名望的一个人物。这里的“中岩”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印元发”则是对其人品或才能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层冰莹骨语秀静,松风入齿诗清狂。” 描述了元发的才华和气质,是如同层冰一般纯净,如同松风一样清新,他的诗歌如同清流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随后的“有时健笔赋岩石,天地万象随低昂。” 表明元发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他的笔力雄健,可以将大自然中的岩石、山川等万象写活,使之在诗中栩栩如生。
至于“儒流稽首颂舌相,往往谓带花木香。” 则是在说元发的诗作被后世文人赞誉,有时甚至让人联想到带有花香的美好境界,这里的“儒流”应指的是文人的流派。
然而,“自从别我无消息,江鳄无情江浪黑。” 这两句诗转折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失落感。元发不再与诗人相见,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而那曾经温柔的江水变得冷酷如同没有感情的怪兽。
“至今夹岸枫林青,岁老迷魂招不得。” 表示尽管时光流逝,但沿岸的枫树林依旧郁郁葱葱,可是诗人的心灵却因为年迈和孤独而迷失方向,无力招回那些美好的记忆。
“古来英才多薄命,杳杳湘潭丝五色。” 这里则是在感叹古往今来,英才俊彦往往命运多舛,他们的才华和成就如同湘江之水一般深不可测,而他们的人生却常被宿命所困。
“世间妙质便恐无,使我哀吟缠八极。” 诗人由此感慨,担心那些高洁的品格在这个世界上可能会消失,这种忧虑让他不禁长吟悲歌,将这种情绪延伸至天地之间。
“岂料嘉川馀旧游,云来云来开我愁。” 诗人想不到自己曾经与元发一同游历的美好时光如今只能在云间寻觅,这些回忆不断地来到心头,打开了他内心深处的忧伤。
“时吐芳鲜恣吞嚼,软语髣髴从汤休。” 这里的意境是诗人偶尔品味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品尝佳肴一般细腻而又温柔,那些温暖的话语如同轻柔的水流,让他得到片刻的安宁。
“劳生乾坤我已倦,饮半一啸沧浪舟。”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疲惫,生命中的种种苦楚和挣扎让他感到极度的疲累,他希望能在这波涛汹涌的世界中找到一丝宁静。
“三峨联子憩寂寞,下视华屋皆山丘。”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诗人站在高处回望那些繁华的建筑,都像是被大自然所包围的小小山丘,这里有着深刻的孤独和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员兴宗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也透露出他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差距的深切感慨,以及对生命苦短和才华易逝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