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的《咏怀(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哲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贫贱境遇的感慨。
首句“畴昔何所慕,梦与古人期”,诗人回顾往昔,心中所向往的是与古代圣贤相会,通过梦境寄托了对古代智慧和道德的追求。接下来,“斯道久已杳,髣髴若见之”两句,诗人感叹这种追求的道路已经久远消失,但内心仍隐约能感受到古代智慧的存在,流露出一种虽道路遥远但仍坚持不懈的精神。
“贫贱拘阔怀,局蹐废驱驰”描绘了诗人身处贫贱之中的心境,虽然生活困顿,但内心的广阔胸怀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珍视精神的自由与追求。最后,“乃令此心负,耿耿终不移”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束缚,内心的坚持与信念也不会改变,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境遇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对贫贱生活的坦然接受以及对内心信念的坚守,体现了深厚的人生哲思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