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读史有感十二首》中的第七首,主题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和对权谋之术的批判。诗人通过提及秦朝的两个著名人物——吕不韦和李斯,来阐述他们的悲剧结局。
首句“不韦泣酖杯”引用了吕不韦因嫪毐事件被逼自杀,暗示了他的权谋生涯最终以悲惨收场。接着,“业为钓奇误”进一步揭示了吕不韦试图通过奇货可居的策略获取权力,却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橐中千黄金,易君十万户”描绘了吕不韦用大量财富换取权势的场景,然而这并未带来长久的荣华,反而使他失去了更多。“李斯泣五刑”则提到李斯因赵高陷害而受尽酷刑,反映了权谋斗争的残酷无情。
“实以仓鼠故”暗指李斯因追求权位而变得贪婪,如同仓鼠般迷失,最终身败名裂。“不见三川守,车马辉衢路”以三川守(指李斯)曾经的显赫地位与现在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富贵荣华的虚幻。
最后两句“巧尽拙自来,利往名独污”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即再巧妙的手段终将回归质朴,追逐利益往往只会玷污名声,引出“西山客”这一隐士的形象,象征着远离尘嚣、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权谋之术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淡泊名利生活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