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十)泛水曲

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

罢游平乐苑,泛鹢昆明池。

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

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

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晶莹的露珠沾湿了翠绿的叶片,金色的凤凰在洁白的枝头鸣叫。
游玩结束后离开了平乐宫苑,乘着装饰华美的船在昆明池上泛舟。
旗帜随风飘扬,形态舒展,箫管吹奏出高低起伏的乐音。
日暮时分厌倦了沿着水边徘徊,采摘菱角赠予清澈的水波。
百年时光如同流水匆匆而过,内心的情感怎能轻易被人知晓。

注释

玉露:晶莹的露珠,常用来形容秋露的清冷明净。。
翠叶:绿色的叶子,这里特指被露水滋润后更加鲜绿的叶子。。
金凤:金色的凤凰,古代神话中的鸟王,象征吉祥。。
素枝:白色的树枝,此处可能指代高洁或清冷的环境。。
罢游:结束游玩。。
平乐苑:汉代的皇家园林,这里泛指华丽的宫苑。。
泛鹢:乘船游玩,鹢是一种水鸟,古时常在船头雕刻其形以求航行顺利。。
昆明池:古代著名的人工湖,位于今西安附近,这里代指广阔的水域。。
旌旗:各种彩旗,多用于仪仗或军中,这里指泛舟时的装饰。。
散容裔:旗帜随风飘扬,形态舒展的样子。。
箫管:古代乐器,这里指吹奏的音乐。。
参差:高低不齐,形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多变。。
日晚:傍晚时分。。
遵渚:沿着水边行走。。
采菱:采摘菱角,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
清漪:清澈的水波,这里也比喻为纯洁美好的情感或人。。
百年:一生,长时间。。
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寸心:内心,真挚的情感。。
宁共知:怎能轻易被了解或共享。。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作品,名为《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十·泛水曲》。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描绘了一场宴游中的景象和情趣。

“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这两句开篇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画:晨露如玉珠般挂在绿叶上闪耀,而金色的凤凰形状的花朵在白色的枝条间鸣叫。这里,诗人运用了“玉”与“金”的对比,用以点明早晨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景色。

接下来的“罢游平乐苑,泛鹢昆明池。”则表现了宴游的场所和方式。诗人在平乐苑结束了步行游览之后,又乘船在昆明池上泛舟。在这里,“罢”字用得恰当,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尽兴而归的情态。

“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这两句描绘了宴游时的乐队景象。旌旗飘扬,音乐悠扬,箫管的声音如同山间回音一般参差不一,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有些许空灵的氛围。

“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随着时间推移,太阳逐渐西下,诗人对水边的游憩感到稍微疲倦,便在水边采集菱角,用以馈赠池中涟漪。这里,“厌遵渚”表达了对长时间宴游的些许厌倦,而“采菱赠清漪”则是诗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交流的一种体现。

最后两句“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则是诗人的感慨。诗人将世事变迁比作流水,用以表达时间的无常,同时也表露了对内心宁静世界的向往和珍视,那种只有自己深切体会到的、不为外界所动的心灵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宴游,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采用多种意象和音韵手法,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为读者营造出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二)郊祀曲

六宗禋配岳,五畤奠甘泉。

整跸游九阙,清箫开八埏。

锵锵玉銮动,溶溶金障旋。

郊宫光已属,升柴礼既虔。

福响灵之集,南岳固斯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八)送远曲

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

方衢控龙马,平路骋朱轮。

琼筵妙舞绝,桂席羽觞陈。

白云丘陵远,山川时未因。

一为清吹激,潺湲伤别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三)钧天曲

高宴颢天台,置酒迎风观。

笙镛礼百神,钟石动云汉。

瑶堂琴瑟惊,绮席舞衣散。

威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已庆明庭乐,讵惭南风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六)校猎曲

凝霜冬十月,杀盛凉飙衰。

原泽旷千里,腾骑纷往来。

平罝望烟合,烈火从风回。

殪兽华容浦,张乐荆山台。

虞人昔有谕,明明时戒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