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老夜话出故人俞宋护书予至山之日俞书适至书中又相问讯感而赋诗二篇俞郊居婺源草堂蔬圃教子读书乡人重之闻近苦目疾殊可念(其一)

三十年馀病作魔,相思长恨隔关河。

僧窗开读君书至,丈室分龛我暂过。

忆尔音容如会合,感怀踪迹念蹉跎。

两篇价有千金重,若比千金更不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三十多年间疾病缠身,相思之情如同长恨隔着山河。
在僧人的窗前,我收到你的来信,暂且离开我的小屋前来拜读。
回忆你的声音和容貌,仿佛我们又重逢在一起,感叹时光流逝,往事如梦。
这两篇文章珍贵无比,价值千金,它们的品质甚至超越了物质的千金,永不磨损。

注释

三十年馀:三十多年。
病作魔:疾病缠身。
相思:深深的思念。
长恨:长久的遗憾。
关河:山河阻隔。
僧窗:僧人窗户。
君书:你的来信。
丈室:我的居所。
分龛:暂时借用的小屋。
音容:声音和容貌。
会合:重逢。
踪迹:过去的经历。
蹉跎:时光流逝。
两篇价:这两篇文章的价值。
千金重:极其珍贵。
不磨:永不磨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珍贵情谊。全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首句“三十年馀病作魔”通过比喻手法,将长期的疾病比作魔鬼,形象地描绘出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折磨。

接着,“相思长恨隔关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无尽的怨恨之情。这里的“关河”不仅是物理上的障碍,更象征着心灵之间的距离。

第三句“我暂过丈室分龛”,诗人提到自己暂时居住在简陋的僧房里,通过“分龛”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生活的清贫和简朴。

随后,“忆尔音容如会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音容笑貌的怀念,仿佛与之相见融合为一体。

“感怀踪迹念蹉跎”则是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的情感波动和对往事的珍视。这里的“踪迹”指的是友人的生活轨迹,“蹉跎”形容思绪缠绵难以割舍。

最后两句,“两篇价有千金重,若比千金更不磨”,通过将诗作比喻为价值千金的珍宝,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不朽。这里的“千金”既是物质上的贵重,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无价之宝。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表达深沉的情感时,并未使用华丽或复杂的辞藻,却以简约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长老夜话出故人俞宋护书予至山之日俞书适至书中又相问讯感而赋诗二篇俞郊居婺源草堂蔬圃教子读书乡人重之闻近苦目疾殊可念(其二)

法海空门老伏波,婺源槐市病维摩。

道无同异要当尔,命有穷通可奈何。

两目再清张籍在,一经传子凤毛多。

饱闻行业书乡社,得失功名付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与郑侍郎

还却天官尺一书,清时有味保悬车。

公年尚壮去何蚤,古道谁言今不如。

南部方开新榜丽,西清人说旧游疏。

半簪白发无拘束,不用黄精自扫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乞桃竹于令尹

小结幽栖事静便,为无花竹不成村。

在君百里鸣弦地,成我一方濯锦园。

按鼓威名知破胆,乞花诗句是招魂。

桃溪竹径如成趣,柳岸梅洲却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子楚寄吏报章复用前韵再寄一篇

长须晨送一函书,语不周遮意有馀。

雨满一犁知过望,草开三径喜如初。

黄鱼白酒江头市,绿竹青蒲隐士居。

病后世缘多懒惰,相逢诗酒未全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