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一)

来时杨柳东桥路,曲中暗有相期处。

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

却寻芳草去,画扇遮微雨。

飞絮莫无情,闲花应笑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当初离开时走的是东桥边的杨柳路,曲子里暗藏着与你相约的地方。
明亮的月亮象征着美好的缘分,想要圆满却还未实现。
我转身寻找那片芳草,撑着画扇躲避微微细雨。
纷飞的柳絮啊,你莫要无情,闲散的花朵似乎也在嘲笑我的离愁。

注释

来时:离开的时候。
杨柳:形容春天的景色,也暗示离别之情。
东桥路:具体的道路,可能有特定的回忆或情感关联。
暗有相期处:隐藏的约定或情感寄托。
明月:象征美好和团圆。
欲圆还未圆:比喻未完成的心愿或期待。
寻芳草:寻找美好的景致或情感寄托。
画扇:精致的扇子,可能用来遮挡雨水或表达情绪。
微雨:象征淡淡的离愁或忧郁。
飞絮:飘落的柳絮,常用来象征离别。
闲花:无主的花朵,可能寓意孤独或寂寞。
笑人:以花的视角嘲笑人的离别之苦。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菩萨蛮》,描绘了一幅含蓄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开篇"来时杨柳东桥路",以春天的杨柳和东桥为背景,暗示了词人与某人的相遇之地,充满了淡淡的离别与重逢的期待。"曲中暗有相期处"进一步强调了在音乐中隐藏着他们之间的默契和约定。

"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借明亮但未圆满的明月,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缘分的渴望以及当前情境的微妙。"却寻芳草去",主人公离开时,踏过青青芳草,画面感十足,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失落。"画扇遮微雨",通过手持画扇的动作,描绘出人物在细雨中独自离去的场景,增添了几分凄清与惆怅。

最后两句"飞絮莫无情,闲花应笑人",词人将飘零的飞絮和盛开的闲花赋予了情感,仿佛它们也在嘲笑词人的无奈与伤感。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婉转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恋情的怀念和对当下际遇的感慨。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五)

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

花月镜边情,浅妆匀未成。

佳期应有在,试倚秋千待。

满地落英红,万条杨柳风。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八)

江南未雪梅花白,忆梅人是江南客。

犹记旧相逢,淡烟微月中。

玉容长有信,一笑归来近。

怀远上楼时,晚云和雁低。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

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

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喜团圆

危楼静锁,窗中远岫,门外垂杨。

珠帘不禁春风度,解偷送馀香。

眠思梦想,不如双燕,得到兰房。

别来只是,凭高泪眼,感旧离肠。

形式: 词牌: 喜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