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舜举清晖堂所写戏婴图为临淮顾谦赋

海榴花开白日长,绣屏十二云锦张。

沉沉午漏下初刻,搔头不整慵来妆。

一姬南面金缕裳,两姬夹侍相颉颃。

颀然围坐看儿戏,斑管雕弧堆象床。

三姬鼎足如雁行,玉阶随步鸣双珰。

以口抚婴爱入骨,笑语彷佛闻昭阳。

一姬下坐收锦裆,洗儿自与浇兰汤。

娟娟秀若化生子,银盆水煖芙蓉香。

一姬转盻殊未央,拭巾在手明吴霜。

小鬟两两意閒适,纨扇不动薰风凉。

苕溪画史推钱郎,柔思独步丹青场。

摩挲旧本岂易得,流传远自清晖堂。

才人不说顾长康,鉴赏欲博千金强。

《螽斯》、《麟趾》尚可作,为君击节歌周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钱舜举在清晖堂所绘戏婴图的场景。诗中,夏日阳光透过海榴花,显得格外漫长,绣屏上云锦繁复,如同十二重天的绮丽画卷。午时钟声悠长,主人公慵懒地整理头发,未精心打扮。

画面中的三位女子各具特色:一位身着华丽的金缕裳,居高临下,两位侍女左右相伴,姿态各异。她们围着嬉戏的孩子,或专注观看,或手持乐器,或照料婴儿,充满温馨和欢乐。孩子的笑声仿佛穿越时空,直达昭阳宫。

诗人提及一位女子下座收捡衣物,细心照顾孩子,清洗的动作如同莲花出水,香气四溢。另一位女子则凝视画面,擦拭的手巾映照出吴地的霜色,显得宁静而娴雅。周围的丫鬟们悠闲自在,纨扇轻摇,夏日微风带来清凉。

诗人将钱舜举比作苕溪画史钱郎,赞美他的绘画技艺独步丹青,而这些画作并非轻易得见,它们源自清晖堂,流传久远。诗人感慨,即使才子如顾长康也无法与之相比,他渴望能以千金之价换取更多的鉴赏机会。最后,诗人借用《螽斯》和《麟趾》等典故,表达对周王般贤明君主的赞美,为这幅画作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二十八日起屡赐鲜笋青梅鲥鱼枇杷杨梅雪梨鲜藕

都城三伏暑方炎,天上分鲜我亦沾。

缄发紫泥留榼筥,香生青箬带冰盐。

南舟远贡来何数,北客初尝味更添。

为感岁时翻赐帖,不知残日下疏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题陆廉伯庶子所藏墨梅

宋人写梅工染地,染出疏花得花意。

寒枝点缀纵复横,宛在江村立烟际。

元人写梅铁作圜,千玉万玉相联拳。

天机浅深各有态,三昧定属何人传。

忽拭此图真宋手,入眼丹青未能有。

凉风未觉生衣襟,古月犹疑照窗牖。

断缣残墨惊海棠,当时价抵千金强。

几人豪夺几悬购,完璧乃归君子堂。

多君家在毗陵住,高洁平生似梅树。

秀餐亭上岁寒盟,时约花神共来去。

我今归卧新安山,暗香正绕清溪湾。

北河冰坚未成往,春梦夜落松筠间。

补之不作林逋老,红绿纷纷竞妍好。

愧无佳句慰幽芳,三复莓苔被花恼。

形式: 古风

任月山五王醉归图

何处离宫春宴罢,五马如龙自天下。

锦鞯蹀躞摇东风,不用金吾候随驾。

缓策乌骓衣柘黄,颜赪不奈流霞浆。

手戮淫昏作天子,三郎旧是临淄王。

大醉不醒危欲堕,双拥官奴却鞍座。

宋王开国长且贤,谁敢尊前督觞过。

申王伏马思吐茵,丝缰侧控劳奚人。

可怜身与马斗力,天街一饷流香尘。

岐王薛王年尚少,酒力禁持美风调。

前趋后拥奉诸兄,临风彷佛闻呼召。

夜漏归时严禁垣,花萼楼中金炬繁。

大衾长枕已预设,帝家手足称开元。

我闻逸乐关成败,狗马沉酣示明戒。

二公作诰五子歌,此意当时可谁解。

仙李枝空人不还,王孙一日开真颜。

鸰原终古存风教,珍重丹青任月山。

形式: 古风

春社谣

我家社公耕凿主,求晴得晴雨得雨。

今春作社神更欢,值我一年新病愈。

墙下小桃红满枝,塘东弱柳垂金丝。

社饭炊香出茅屋,腊酒一倾连数卮。

土鼓逄逄过林际,醉插山花共神戏。

隔邻鸡犬喜欲狂,接席儿童相笑詈。

满爇炉香焚纸钱,大家再拜祈丰年。

放臣敢道金马客,明日扶犁同下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