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登科》诗,由明代诗人章懋所作,描绘了新科进士登科及第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中以“太平天子御金銮”开篇,点明了盛世背景,天子亲临皇宫,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接着,“奎宿光芒午夜寒”一句,运用天文象征,暗示新科进士如同夜空中闪耀的奎宿星,即便在深寒的午夜,依然光芒四射,预示着他们的才华与未来不可限量。
“汉代文章推董贾,唐家科第属欧韩。”这两句对比汉唐两代的文坛巨擘与科举制度的辉煌,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成就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新科进士的期许,希望他们能继承前人的文学与学术传统,成为一代杰出人物。
“龙门浪暖成头角,雁塔风高快羽翰。”“龙门”和“雁塔”均为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象征,分别指代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功名的场景。这两句诗描绘了新科进士如同鲤鱼跃龙门,展翅高飞,预示着他们在学术与仕途上的成功与成就。
最后,“虽是看花年尚少,莫将温饱问儒冠。”诗人提醒新科进士,虽然年纪轻轻,但不应满足于眼前的温饱,更应志存高远,追求学问与道德的完善,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这不仅是对新科进士的勉励,也是对所有读书人的期许,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教育情怀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