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实端明见赠

曾不见譊譊,城中类远郊。

虽无千里马,却有一枝巢。

月出云山背,风来松竹梢。

顽然何所得,岂复避人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翻译

从未见过喧嚣,城内仿佛偏远乡郊。
虽然没有千里马,却有一处静谧的巢穴。
月亮从云山背后升起,清风吹过松竹梢头。
我安然无求,又何必躲避人们的嘲笑。

注释

譊譊:喧嚣。
类:仿佛。
远郊:偏远的乡郊。
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巢:隐居之处。
月出:月亮升起。
云山背:云山的背后。
风来:清风拂过。
松竹梢:松竹的梢头。
顽然:安然无虑的样子。
何所得:有何所求。
避人嘲:躲避别人的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和君实端明见赠》中的片段。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远离尘嚣的画面。"曾不见譊譊,城中类远郊",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的疏离感,仿佛身处宁静的郊区。接下来的"虽无千里马,却有一枝巢",寓意即使没有显赫的地位或才华出众的人,但仍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暗示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月出云山背,风来松竹梢",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月光洒在云山背后,微风吹过松竹,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最后两句"顽然何所得,岂复避人嘲",诗人自问自答,表示自己不求世俗理解,只求内心安宁,无意于躲避他人的嘲笑。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邵雍的隐逸思想和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和君实端明花庵独坐

静坐养天和,其来所得多。

耽耽同厦宇,密密引藤萝。

忘去贵臣度,能容野客过。

系时休戚重,终不道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和吴冲卿省副见赠

非有非无是祖乡,都来相去一毫芒。

人人可到我未到,物物不妨谁与妨。

失即肝脾为楚越,得之藜藿是膏粱。

一言千古难知处,妙用仍须看吕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张二少卿丈白菊

清淡晓凝霜,宜乎殿颢商。

自知能洁白,谁念独芬芳。

岂为琼无艳,还惊雪有香。

素英浮玉液,一色混瑶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李文思早秋五首(其五)

日脚云微淡,林梢叶渐黄。

可堪须变色,彻了为侵霜。

酒到难成醉,风来易得凉。

老年何所欲,唯愿且平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