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短吟

清风兴况未全衰,岂谓天心便弃遗。

长具斋庄缘读易,每惭疏散为吟诗。

人间好景皆输眼,世上闲愁不到眉。

生长太平无事日,又还身老太平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清风带来的兴致尚未完全消退,怎能认为上天就抛弃了我们。
长久以来,我因研读《易经》而保持严肃庄重,却常为自己散漫的生活和诗歌创作感到惭愧。
人间的美好景色都被我尽收眼底,世上的忧虑烦恼却未曾爬上我的眉头。
生活在一个和平无事的时代,如今又在这样的太平岁月中老去。

注释

清风:微风。
兴况:兴致。
全衰:完全消退。
天心:上天的心意。
弃遗:抛弃。
长具:长久保持。
斋庄:严肃庄重。
读易:研读《易经》。
疏散:散漫。
吟诗:写诗。
人间好景:人间美景。
皆输眼:都被我看到。
闲愁:忧虑。
到眉:爬上眉头。
生长:生活。
太平无事日:和平无事的时代。
身老:老去。
太平时:太平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清风短吟》,表达了作者在清风中感受到的兴味并未完全消退,他感叹上天并未完全抛弃自己。诗人通过研读《易经》保持内心的庄重,却自嘲因爱好吟诗而显得有些散漫。他感慨人生美景往往稍纵即逝,世上的忧虑烦恼并未触及他的眉头。生活在太平盛世,诗人庆幸自己年老之时仍能享受这份安宁。整体而言,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学问的坚守,以及对太平岁月的满足与感恩。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逸书吟

丹山谁道凤为巢,事下吾能见九苞。

逸句得时如虎变,大篇成处若神交。

千端蜀锦新番样,万树春华暖弄梢。

天马无踪周八极,但临风月镫相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随缘吟

得路青霄正好冲,休贪粮稻恋深笼。

要无为后须还朴,好自由时莫厌穷。

百计用心终上错,一场大梦到头空。

生涯澹澹随缘过,未肯将身入彀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喜老吟

几何能得鬓如丝,安用区区镊白髭。

在世上官虽不做,出人间事却能知。

待天春暖秋凉日,是我东游西泛时。

多少宽平好田地,山翁方始会开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喜春吟

春至已将诗探伺,春归更用酒追寻。

酒因春至春归饮,诗为花开花谢吟。

花谢花开诗屡作,春归春至酒频斟。

情多不是彊年少,和气冲心何可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