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警戒(其六)

直道更和光,双修誉乃彰。

直须和辅助,和赖直交相。

恃直终多讦,偏和又少刚。

能和又能直,行己自芬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直道与和光的不同特质,以及它们在个人修养中的相互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道德行为的深刻见解。诗中强调了“直道”与“和光”的互补性,认为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达到声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提到了仅依赖“直道”或“和光”可能会带来的局限性,如“恃直多讦”(过于坚持正直可能导致批评或攻击),“偏和少刚”(过分追求和谐可能缺乏原则性)。最后,诗中提出“能和又能直”,即在保持正直的同时,也能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这样的行为方式能够使个人的品行散发出芳香。

整体而言,这首诗旨在提醒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应寻求平衡,既要有坚持原则的勇气,也要有与人为善的智慧,这样才能在社会中获得良好的声誉,并实现个人的道德成长。

收录诗词(20)

吴处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咏警戒(其七)

此个如端的,除非六句修。

永为几杖诫,更遗子孙谋。

本立方生道,农勤乃有秋。

兹诗虽浅近,至理可推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八咏警戒(其八)

天应降吉祥,天理本茫茫。

舒惨虽无定,荣枯却有常。

益谦尤效验,福善更昭彰。

笼络无疏漏,恢恢网四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戏王安国

飞卿昔号温钟夔,思道通俛还魁肥。

江淹善啖笔五色,庾信能文腰十围。

只知外貌乏粉泽,谁料满腹填珠玑。

相逢把酒洛阳社,不管淋漓身上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偈一首

是身如泡幻,尽非真实相。

况兹纸上影,妄外更生妄。

到岸不须船,无风休起浪。

唯当清静观,妙法了无象。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