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夜月泊江心寺谒文信公祠

江亭孤屿郁峨峨,丞相祠前起白波。

树色半随沙鸟没,潮声远送海云多。

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夕旄头落五坡。

忆昔枕戈挥泪处,月明无奈湿衣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邢昉的《六月十四夜月泊江心寺谒文信公祠》描绘了江边月夜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首句“江亭孤屿郁峨峨”以孤岛屹立、江亭巍峨的景致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丞相祠前起白波”点出文信公祠的存在,白波涌动,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流转。

“树色半随沙鸟没,潮声远送海云多”两句通过树影与沙鸟、潮声与海云的交织,展现出江面的广阔与深远,以及时间的流逝。诗人借景寓情,表达了对文信公事迹的怀念和历史沧桑之感。

“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夕旄头落五坡”运用典故,以“马角悲三户”象征国家分裂,表达对国家统一的忧虑;“旄头落五坡”暗指敌人的败退,寄寓着对英雄业绩的赞美。

最后,“忆昔枕戈挥泪处,月明无奈湿衣何”收束全诗,诗人回忆往昔英雄挥泪疆场的场景,月光洒下,泪水打湿衣裳,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文信公的崇敬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42)

邢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从济生庵至乌龙潭憩潭上

微风吹林气,境惬无深浅。

落日泻潭影,临流恣遐眄。

灌木澄涟漪,水容纷漾演。

人烟虽密迩,颇不闻鸡犬。

宛宛旧行迹,十载一来践。

惜无幽人庐,蒿径为子剪。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十五夜元长归翼台望月

落日临高台,夕烟散丛樾。

山际灭微霭,林端露圆月。

遥峰水上青,银汉久已没。

桂魄耿寒空,幽光鉴毛发。

忆昔此佳赏,经年限吴越。

世事竟仓皇,回思成恍惚。

倚槛俯平野,悲风千里发。

惆怅哀江头,黯黯惊人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初冬过印度山居

林空苔径浅,残叶犹在树。

杲杲日出微,披榛得樵路。

暌离越寒暑,容色各惊顾。

我疑子更衰,子叹我非故。

所求在衣食,屡别寡欢聚。

有酒几共斟,无生良足慕。

冥心投寂乐,积想旷幽素。

寒溪更相送,汩汩流泉注。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六月雨凉忆去年避暑高座寺介立上人院因以寄怀

季夏盛炎节,多雨变凉候。

繁柯滞层阴,衣夹卫形瘦。

隔岁南朝寺,竹林敝晴昼。

虚窗度涧羽,元偈咨神秀。

别来运忽周,念注迹如觏。

石上闲清飔,烟中翳遥岫。

远怀清净子,篱扉复谁扣。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