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若许人登,青山高不止。
地若许人穷,黄泉深无水。
量诸造化情,物成皆有以。
如何上青冥,视之平若砥。
日下骋琅玕,空中无罗绮。
但见势腾凌,将为长如此。
炫耀一时间,逡巡九泉里。
一种为埃尘,不学堕楼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开篇“天若许人登,青山高不止”表达了对于攀登至高无上的向往,但接下来的“地若许人穷,黄泉深无水”却是对世间贫困与死亡的无奈和恐惧。诗人通过这两句设立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反映出人生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挣扎。
“量诸造化情,物成皆有以”是对自然界中万物生成规律的一种认知,似乎是在寻找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平衡和解脱。紧接着,“如何上青冥,视之平若砥”,诗人将目光投向天空,那高远的蓝天宛如一块巨大的磨盘,这里“青冥”二字渲染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日下骋琅玕,空中无罗绮”则是对日月运行不息,以及宇宙间没有繁复装饰的描写。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强调了自然界的简单与纯粹,这种描述也隐含着对于人世间繁杂纷争的一种超脱。
“但见势腾凌,将为长如此”表达了一种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期待和向往,而“炫耀一时间,逡巡九泉里”则是对生命短暂与死亡不可避免的深刻感悟。这里,“炫耀”指的是生命中的光辉时刻,而“逡巡九泉”则暗示了生命最终将走向黄泉。
最后两句“一种为埃尘,不学堕楼死”,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因追求虚幻的荣华富贵而身陷其中,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人的一种警醒。这里,“一种”指的是世间万象,而“不学堕楼死”则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坚守,诗人拒绝像那些追逐浮华者那样走向毁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人类境遇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价值的渴望。
不详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上仙传秘诀,澹薄与无营。
鍊药□□□,变姓不变形。
三尸既无累,百虑自不生。
是知寸心中,有路通上清。
祖龙好仙术,烧却黄金精。
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
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
屈原若不贤,焉得沈湘水。
羽化留遗踪,千载踪难没。
一泉岩下水,几度换明月。
松老不改柯,龙久皆变骨。
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
至今青山中,寂寞桃花发。
十五为君婚,二十入君门。
自从入户后,见君长出门。
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
若遣折杨柳,此地树无根。
愿为陌上土,得作马蹄尘。
愿为曲木枝,得作双车轮。
安得太行山,移来君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