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中岳命作(其二)

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

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

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

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思考与抉择。首句“常贫须漫仕”,透露出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以及为了生活不得不投身官场的现实。接着,“闲禄是身荣”则展现出诗人对通过官职获得社会地位的认可,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内心空虚。

“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仕途价值观的反思。他似乎在说,即使通过官场获得了名声和地位(“先生第”),也可能最终沦为世俗眼中的平庸之辈(“俗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单纯追求外在成就的质疑。

“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描绘了诗人希望远离政治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通过观察自然(“看山”)来洗涤心灵。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

最后,“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探讨古代圣贤如伯夷、叔齐的道德理想与自己生活的关联。他提出的问题“夷惠中何有”,意在探索在追求道德理想与实际生活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或和谐。而“图书老此生”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阅读经典(“图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在年老时仍能保持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社会角色、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一岁几繁使。

秋水浮湘月,樽酒屡觏止。

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秋山

淡墨秋林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漫五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穰侯出关

穰侯去国缓驱车,蔡泽还来取范雎。

恶客只应真可厌,怪他汉相馆邱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中秋登海岱楼作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