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治顺乐

羽卫离丹阙,金轩赴泰坛。

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

黼黻龙衣备,琮璜宝器完。

百神将受职,宗社保长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翻译

队伍离开皇宫华丽的门阙,皇帝乘坐华贵的车驾前往祭天的泰坛。
珍珠装饰的旗帜在月光下闪耀,清晨的寒霜中玉佩更显清冷。
龙袍上绣着繁复的花纹,礼器中玉琮玉璜齐全无损。
众神即将接受赐予的职位,宗庙之神保佑国家长久安宁。

注释

羽卫:指帝王的护卫队伍。
丹阙:红色的宫殿门阙,这里代指皇宫。
金轩:装饰华贵的车驾。
泰坛:古代祭天的高台。
珠旗:镶嵌珍珠的旗帜。
月色:月光。
玉佩:贵族佩戴的玉质饰品。
霜寒:寒霜,形容早晨的寒冷。
黼黻:古代礼服上黑青相间的花纹,这里代指龙衣的华丽。
龙衣:皇帝的服装,常绣有龙纹。
琮璜:古代两种重要的玉制礼器,代表礼仪的完备。
宝器:珍贵的礼器,用于祭祀。
百神:众多的神灵。
受职:接受所赋予的职位或职责。
宗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家、皇室。
长安:长久安宁,也暗指都城长安,这里取其寓意。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的是一种庄重而又神圣的场景。开篇“羽卫离丹阙,金轩赴泰坛”两句,通过对皇家车驾和仪仗队伍的描述,展现了出行至郊庙进行祭祀活动的盛况。“羽卫”指的是装饰着羽毛的旗帜和护卫,“丹阙”则是帝王所居的宫殿之意,金轩即皇帝乘坐的车辆,而“泰坛”则是古代用于祭天地的高台。

接下来的“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两句,则描绘了夜晚进行祭祀时的景象。珍贵的珠旗在月光下的辉映,以及玉制的佩饰在清晨薄霜中的冰冷感,都营造了一种肃穆、神秘的氛围。

“黼黻龙衣备,琮璜宝器完”进一步渲染了祭祀场所的庄严与华丽。黼黻指的是龙形纹饰的服装或织物,而琮璜则是古代贵重的玉制品,这些都用来点缀祭祀时使用的器物,表现出对神灵的尊崇。

最后,“百神将受职,宗社保长安”表达了通过祭祀活动,众多神灵受到拜谒并接受其职责,同时也确保国家宗族的安全与长久和平。这里体现的是古人对于天地万物、祖先及自然神灵崇敬之情,以及对社会秩序稳定与国家安宁的祈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宗教信仰和政治仪式的重视,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神灵及祖先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646)

不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庙歌辞.晋昭德成功舞歌.武功舞歌二首(其一)

拨乱资英主,开基自晋阳。

一戎成大业,七德焕前王。

炎汉提封远,姬周世祚长。

朱干将玉戚,全象武功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郊庙歌辞.晋昭德成功舞歌.武功舞歌二首(其二)

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圆。

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

既已櫜弓矢,诚宜播管弦。

跄跄随鸟兽,共乐太平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郊庙歌辞.晋昭德成功舞歌.昭德舞歌二首(其一)

圣代修文德,明庭举旧章。

两阶陈羽籥,万舞合宫商。

剑佩森鸳鹭,箫韶下凤凰。

我朝青史上,千古有辉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郊庙歌辞.晋昭德成功舞歌.昭德舞歌二首(其二)

淮海干戈戢,朝廷礼乐施。

白驹皆就絷,丹凤复来仪。

德备三苗格,风行万国随。

小臣同百兽,率舞贺昌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