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晋昭德成功舞歌.昭德舞歌二首(其二)

淮海干戈戢,朝廷礼乐施。

白驹皆就絷,丹凤复来仪。

德备三苗格,风行万国随。

小臣同百兽,率舞贺昌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翻译

淮海地区的战乱已经平息,朝廷上礼仪音乐得以施行。
象征贤者的白驹都已归顺,吉祥的丹凤也再度降临。
帝王的德行完备,连三苗部族都被感化,他的教化之风席卷万国,无人不遵。
我这微小的臣子,如同众多的兽类,一起欢舞,共同庆贺这盛世的到来。

注释

淮海:指古代中原地区东部和南部广阔的区域,常有战乱。
干戈戢:干戈指兵器,戢是收藏的意思,表示战争停止。
朝廷:指国家的中央政权机构。
礼乐施:施即实施、推行,指恢复和平后,文明教化得以继续。
白驹:比喻贤能的人。
就絷:絷是绊马索,这里指贤者愿意留下服务君王。
丹凤:传说中的祥鸟,象征吉祥和明君的出现。
来仪:自来的仪态,比喻贤才来朝或吉祥之兆显现。
德备:德行完备,指君主具备高尚的品德。
三苗:古代南方的部落,这里泛指边远的民族。
格:感化,归顺。
风行:比喻教化广布。
万国:泛指众多的国家或部落。
随:跟随,遵从。
小臣:作者自谦之词,指地位低下的臣子。
同百兽:比喻众多的臣民。
率舞:一起跳舞,表示庆祝和喜悦。
贺昌期:昌期指国家的繁荣时期,贺即庆贺。

鉴赏

诗中的“淮海干戈戢”表达了国家边疆的坚固与安全,“朝廷礼乐施”则展示了朝廷的文明和礼仪之美。"白驹皆就絷,丹凤复来仪"描绘了一幅祥瑞降临的图景,白马(白驹)被牵引着参加典礼,红色的凤凰(丹凤)重返人间,预示着吉庆和祥之气。"德备三苗格,风行万国随"则强调了帝王德泽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力,三苗通常指远古时期的少数民族,这里象征着四夷来朝,风行万国则是文化和道德的力量遍布各国。最后两句“小臣同百兽,率舞贺昌期”表现了小官(诗人)与百兽一同翩翩起舞,以庆祝盛世的到来。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安定、文化繁荣和祥瑞降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盛世景象,充满了乐观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46)

不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四举酒

八表欢无事,三秋贺有成。

照临同日远,渥泽并云行。

河变千年色,山呼万岁声。

愿修封岱礼,方以称文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其一)群臣酒行歌

剑佩俨如林,齐倾拱北心。

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

一德君臣合,重瞳日月临。

歌时兼乐圣,唯待赞泥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其二)群臣酒行歌

万国咸归禹,千官共祝尧。

拜恩瞻凤扆,倾耳听云韶。

运启金行远,时和玉烛调。

酒酣齐抃舞,同贺圣明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其三)群臣酒行歌

令节陈高会,群臣侍御筵。

玉墀留爱景,金殿霭祥烟。

振鹭涵天泽,灵禽下乐悬。

圣明无一事,何处让尧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