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

雨眠起宵坐,搔首偶不欣。

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

缅然记宿昔,夜款水际门。

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

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

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

若非千载仰,却要今世珍。

圣门旧传业,不在先生身。

雪前何有松,燬中谅非珉。

论思尺有咫,决去曾逡巡。

谁言我无耳,老矣未有闻。

先生又舍我,离别尚足云。

桂山玉笋立,桂水罗带纹。

得句能寄似,不须持岭云。

形式: 古风

翻译

夜晚因雨而眠,醒来独坐不欢
孤独的思绪并无感触,怀念着社团的同伴
忆及昨日林先生,怀抱经书走出学府
初听令人欢喜,忽然明白他才是我的亲人
清晰记得往昔,他曾深夜来访
秋夜微月明亮,寂静中虫鸣透着凉意
我们曾煮豆论诗,粥熟时天已破晓
先生有补天之才,万物怎能不复苏
若非敬仰千年,当在今世珍视
圣贤之道并非只在他身上传承
寒冬之前哪有松树,大火中定非美玉
我们的讨论虽短,但决定时也曾犹豫
谁说我无耳,只是年迈未闻佳音
先生舍我而去,离别之情难以言表
桂山如玉笋耸立,桂水似罗带流淌
你若能寄来佳句,无需托付岭上云烟

注释

宵坐:深夜独坐。
孤念:孤独的思念。
成均:古代的大学。
初闻:初次听到。
缅然:清晰地回忆。
耿秋:秋夜明亮。
决去:决定离开。
谁言:有人说。
桂山:比喻高尚之地。
得句:得到佳句。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题目为《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通过诗中的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学问传承的一种担忧。

首先,“雨眠起宵坐,搔首偶不欣”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雨中安静地度过一个夜晚,但心中却并不快乐。这里的“搔首”是指诗人无意识地摸着自己的头发,显示出一种无奈和苦恼的情绪。

接着,“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之情,以及他对那些有共同理想的人的怀念。这里的“孤念”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孤独感受,而“同社人”则是指与诗人有着相同志向和情感联系的人们。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两句中,“林先生”应为林谦之,即诗中的友人。诗人提到他昨天带着书籍走出了自己的生活范围,这里的“成均”可能是指某种知识或学问的平衡。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林谦之出行的最初反应和后来的深刻认识。这里的“渠喜”意指对友人的离去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他事业上的进步,但随即诗人意识到这种离别其实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失落。

以下几句“缅然记宿昔,夜款水际门。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现在孤独夜晚中微弱月光和虫鸣声带来的凄凉之感。

“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林谦之学问的推崇,以及对于友人的离去后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对未来的担忧。

“若非千载仰,卻要今世珍。圣门旧传业,不在先生身。”则是在强调如果不是为了千百年后的仰望,就应该珍惜眼前的这一刻。而“圣门旧传业”指的是学术的传承,但这种传承并不仅仅依赖于林谦之一人。

最后,“雪前何有松,燬中谅非珉。论思尺有咫,决去曾逡巡。”几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所剩下的无尽思念和不舍,以及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林谦之之间的情感交织,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学问传承的重要性。杨万里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巧的语言技巧,将这种情感转化为文字,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罗必高赴省

印山先生罗天文,一卷周雅遗子孙。

一门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来书种将绝却,两度秋天虚一鹗。

今年有孙康鼎来,问天还我北斗魁。

印山草木也驩喜,印山风云有生气。

君不见普州衣钵付仇香,仇香衣钵付此郎。

年未三十笔力强,百斛龙鼎一笔扛。

殿前春风更努力,莫放别人居第一。

形式: 古风

送罗正夫主簿之官馀干

君家人物已数世,后有秘丞前给事。

近来复见乡先生,武冈使君五经笥。

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连城。

妙年已号万人敌,强仕初登千佛名。

番君小屈习凿齿,且与刺头簿书底。

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

形式: 古风

送罗仲仁试艺南宫

绍兴廉吏谁第一,君家郎罢真无匹。

腰缠墨绶不请钱,妻啼儿号穷刮骨。

清无人知有天知,四囝三个攀桂枝。

不应一个独见遗,今秋君与一鹗飞。

君不见吾州状元晚得意,董公五十有三岁。

君今加渠更三年,春风射策君勉旃。

形式: 古风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

印孙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恩。

惟君有子又擢桂,父子仇香仍一门。

君今初泛洞庭柂,湖水黏天天更大。

请君先上岳阳楼,送眼君山最上头。

将诗写取一湖秋,将秋寄来销我愁,为君酒船卷拍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