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道问佛

外道粗心惯崄夷,老胡鞭影露针锥。

行人拾得东门兔,谁管韩獹精力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问答形式展开,探讨了修行与悟道的深刻哲理。首句“外道粗心惯崄夷”点明了外道(即非佛教徒)在修行道路上的粗心大意和对险难的不以为意,暗示了他们可能尚未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接着,“老胡鞭影露针锥”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外道在修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艰难险阻,如同老胡(可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的鞭影中显露出了针锥般的痛苦与挑战。

“行人拾得东门兔”这一句,转而描述了一个修行者(行人)在东门处偶然捡到了一只兔子,这兔子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意外的收获或启示,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偶得的顿悟或启示的重要性。然而,紧接着的“谁管韩獹精力疲”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在指出即使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或收获,修行者也应保持持续的努力和专注,避免因一时的成就而放松警惕,导致精神疲惫,无法继续深入修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探讨了修行过程中的挑战、偶然的顿悟以及持续努力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追求精神成长的道路上保持警醒和坚持。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维摩不二

洞门常启客来稀,碧草丛边野蕨肥。

可笑流年空老大,惭无一德报恩知。

形式: 七言绝句

珊瑚枝枝撑著月

仙重三千不可图,从教千古强名模。

长因塞北烟尘息,记得江南啼鹧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汝是慧超

问佛如何答慧超,秤锤虽定价相饶。

云中不睹双雕落,箭过新罗十万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虚空产生铁牛儿,头角分明也太奇。

踏破澄潭深处月,夜阑牵向雪中归。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