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秦淮月,炯炯下芜城。

败柳悄依驰道立,荒鸡凄作野魈鸣。山色六朝青。

秦淮水,呜咽似关情。

狂粉醉迷胡旋舞,夷歌愁断后庭声。孤烛梦神京。

形式:

鉴赏

这首《忆江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所作,描绘了秦淮河畔夜晚的凄美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淡淡的哀愁。

首句“秦淮月,炯炯下芜城”,以明亮的月光为引子,将读者带入秦淮河畔的夜晚,月光如炬,照亮了芜城的轮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败柳悄依驰道立,荒鸡凄作野魈鸣”两句,通过败柳和荒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败柳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而荒鸡的啼鸣则显得格外凄厉,仿佛是在呼唤着逝去的时光。

“山色六朝青”一句,则是借景抒情,将目光转向远处的青山,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秦淮水,呜咽似关情”将秦淮河水拟人化,赋予它情感,河水的呜咽声仿佛在诉说着与之相关的人事悲欢,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狂粉醉迷胡旋舞,夷歌愁断后庭声”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与音乐,狂放的胡旋舞与忧伤的后庭歌声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异域风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孤烛梦神京”一句,以孤烛象征诗人孤独的心境,寄托了对理想中的京城(可能指当时的首都或政治中心)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秦淮河畔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

春去骤,春去人间知否?

叠叠凉云如水皱,闲阶风满袖。

斜照荒江残岫,早是够人消受。

底事干卿凝伫久,新蝉嘶过柳。

形式:

浣溪沙.客有阿好,称许过情者,赋谢二首(其一)

朱况灵踪久邈然,敢驱下泽望高轩,苦吟凭仗故人怜。

燕子斜阳犹有世,桃花流水已迷源,言愁休止倍前贤。

形式:

浣溪沙.客有阿好,称许过情者,赋谢二首(其二)

神草难医自圣颠,多生结习未全捐,年来著句苦难妍。

刺绣倚门移贵贱,寸莲尘麝费缠绵,捲帘通顾语微酸。

形式:

采桑子.雨坐示惠君

年时听雨高楼上,痛惜花枝。

明日离披,喜道今宵美睡宜。

而今风雨巴山夜,相对如痴。

点滴寻思,不耐新凉更索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