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忆江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所作,描绘了秦淮河畔夜晚的凄美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淡淡的哀愁。
首句“秦淮月,炯炯下芜城”,以明亮的月光为引子,将读者带入秦淮河畔的夜晚,月光如炬,照亮了芜城的轮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败柳悄依驰道立,荒鸡凄作野魈鸣”两句,通过败柳和荒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败柳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而荒鸡的啼鸣则显得格外凄厉,仿佛是在呼唤着逝去的时光。
“山色六朝青”一句,则是借景抒情,将目光转向远处的青山,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秦淮水,呜咽似关情”将秦淮河水拟人化,赋予它情感,河水的呜咽声仿佛在诉说着与之相关的人事悲欢,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狂粉醉迷胡旋舞,夷歌愁断后庭声”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与音乐,狂放的胡旋舞与忧伤的后庭歌声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异域风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孤烛梦神京”一句,以孤烛象征诗人孤独的心境,寄托了对理想中的京城(可能指当时的首都或政治中心)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秦淮河畔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