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雨坐示惠君

年时听雨高楼上,痛惜花枝。

明日离披,喜道今宵美睡宜。

而今风雨巴山夜,相对如痴。

点滴寻思,不耐新凉更索衣。

形式:

鉴赏

这首《采桑子·雨坐示惠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刘永济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词人对过往与当下心境的深刻反思。

首句“年时听雨高楼上”,词人回忆起往昔在高楼之上听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痛惜花枝”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花开花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明日离披,喜道今宵美睡宜。”转折处,词人从过去的哀愁转向对当下的期待,预想明日花落满地的景象,却以“喜道今宵美睡宜”的乐观态度,展现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暗示了对生活暂时的逃避与享受。

下半阙“而今风雨巴山夜,相对如痴。”回到现实,词人面对眼前的风雨之夜,与之相对,仿佛陷入了一种痴情的状态,表现出对当前情境的深深沉浸。最后,“点滴寻思,不耐新凉更索衣。”则是在细雨中深思,难以忍受新的寒意,需要增添衣物,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也隐含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心境,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反思。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读须溪词

倚楹万虑,总被孤城潮打去。

野庙荒原,犹说临安看上元。

送春良苦,谁遣风沙暗南浦。

春亦堪怜,去到天穷地尽边。

形式:

鹊踏枝四首(其一)

秋入沧江葭苇白。瑟瑟萧萧,做弄愁声息。

万雪千霜须拌得,春光犹隔枝南北。

欲唤清尊输酒力。如此人间,何处寻芳迹。

空外蝉筝弦渐急,无端勾引闲思忆。

形式:

鹊踏枝四首(其二)

四合文纱云海隔。艳蜡鸳屏,回首成秋色。

谩道人心非卷席,从严凤纸轻蝉翼。

思梦情怀颠倒极。何似从今,独抱幽芳立。

扫却门前狂辙迹,由他鸳凤谁双只。

形式:

鹊踏枝四首(其三)

早是惊心欢易失。叵耐春人,歌酒围香密。

不见嘶骢杨柳陌,阴阴换尽颦蛾色。

蕙想兰怀私自惜。伫苦停辛,尘影难端的。

盼断番番花信息,可怜只当闲风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