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刘母熊孺人

昔我东家住,公干结交私。

阿母重怜爱,骨肉两不疑。

兰闺有新人,正当初嫁时。

上机织鸳绮,下机理茧丝。

中厨调八珍,北堂色怡怡。

夫子盛宾客,车马何逶迤。

揖让不虚往,觞豆具有仪。

辛勤卅年来,时变令人悲。

倏忽霜霰至,零落芙蓉枝。

文禽将匹雏,兰茗宿芳池。

羽翼渐以长,返哺慰所期。

春风吹杨柳,槁枯发柔滋。

谁云一女妇,能挽门祚衰。

遥持山中酒,为歌白璧诗。

他人应未识,犹有旧邻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在女儿出嫁后,对女儿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女儿婚后生活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变迁与感慨。

首句“昔我东家住”,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暗示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接着,“公干结交私”描绘了东家与公干之间的深厚友谊,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阿母重怜爱,骨肉两不疑”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深情厚爱,即使女儿出嫁,母亲的心仍与女儿紧密相连,无丝毫怀疑。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兰闺有新人,正当初嫁时”描绘了女儿出嫁的情景,新婚的喜悦与期待跃然纸上。接下来的几句,通过“上机织鸳绮,下机理茧丝”等细节,展现了女儿婚后的生活状态,勤劳、细心,充满了对家庭的热爱与奉献。

“中厨调八珍,北堂色怡怡”描绘了家庭的丰盛与和谐,体现了女儿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贡献。而“夫子盛宾客,车马何逶迤”则展示了女儿丈夫的礼仪与待客之道,进一步彰显了家庭的尊贵与和谐。

“辛勤卅年来,时变令人悲”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引发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担忧。接下来的“倏忽霜霰至,零落芙蓉枝”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文禽将匹雏,兰茗宿芳池”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象征着生命的新开始与延续。而“羽翼渐以长,返哺慰所期”则寓意着子女的成长与回报,是对女儿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

最后,“春风吹杨柳,槁枯发柔滋”以春风拂过杨柳,带来生机与希望,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希望。结尾“谁云一女妇,能挽门祚衰。遥持山中酒,为歌白璧诗”表达了对女儿能力与品德的认可,以及对家庭未来的信心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与变迁,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齿摇

我当四十七,左辅倾天柱。

齿力从此衰,每逢辄一去。

去岁摧四车,败叶脱枯树。

又如连岸崩,欲支不得住。

存者十七馀,兀臲尚堪虑。

含饭常恐多,嗫胔未敢遽。

味损非禁斋,箸停岂厌饫。

平生嗜梨笋,对案今空具。

安得似壮时,入口随所遇。

笑惭龈腭掀,言妨音响误。

始知老作苦,却悔时虚负。

灰心谢烦动,缄舌绝閒语。

颓龄知复几,惜阴良可慕。

瞑来忽有省,自辨爱生故。

成毁递相寻,此理本明著。

翼角匪两全,寿夭岂前与。

胡不念朝闻,有身逆旅寓。

夕死且不辞,形残岂其惧。

形式: 古风

鸣琴篇赠刘南昌

山人抱绿绮,遗世栖青岑。

岂无孤鸾操,解囊披青衿。

一鼓桐山高,再鼓桐水深。

终焉鼓元气,列圣来森森。

赵生赏其妙,佐以猿鹤吟。

馀者多假寐,莫辨机浮沈。

刘子何方来,远自芝川浔。

缓体不胜衣,意态殊钦钦。

有如琼树枝,清标出乔林。

就我托信宿,愿闻太古音。

善听不在耳,伊人若可寻。

石莲幽且阻,春服随登临。

咏归适未厌,北征促持任。

希声入明堂,钟吕谐璆琳。

凤凰时一哕,啁啾罢春禽。

试以鸣百里,弦歌南浦阴。

阳春易生物,其感乐以湛。

清静资化理,乱绳当巨镡。

咸惊出爨下,玉轸徽黄金。

上以协解愠,可代丹扆箴。

下以宣八风,万类无慆淫。

眷言勤拂拭,尘土岁月侵。

谣俗苦更张,寡和匪直今。

大雅不常遇,能令群喙瘖。

下指勿激烈,激烈伤人心。

吾衰甚矣奚足问,欲奏清商思不禁。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叔致斋北上

孤云出橙溪,冉冉乘风去。

万里在斯须,安得复回顾。

幽人方闭关,望远空太息。

聚散倘俱然,眷言慎眠食。

形式: 古风

夜梦侍谷平先师登高亟辍朝食追逐不离途中请曰平生未尝奉随登览师顾曰吾与子密处却久于诸子矣觉而天曙为重九节敬书识异而同门友李文舆卒且旬馀因以寓悲

至人倏来去,仪形成久违。

悠悠二十年,夜梦忽旋归。

相携载登陟,皇恤疲与饥。

所期近可远,高高凌崔巍。

幸此撰杖屦,窃聆謦欬微。

一步还一趋,自惊畴昔非。

还闻喟然叹,与子久相依。

言在逾有亲,神游不可鞿。

觉来异今古,灵爽疑投几。

节序当暮秋,牛山敛烟霏。

因怀及门侣,感慨一沾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