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篇赠刘南昌

山人抱绿绮,遗世栖青岑。

岂无孤鸾操,解囊披青衿。

一鼓桐山高,再鼓桐水深。

终焉鼓元气,列圣来森森。

赵生赏其妙,佐以猿鹤吟。

馀者多假寐,莫辨机浮沈。

刘子何方来,远自芝川浔。

缓体不胜衣,意态殊钦钦。

有如琼树枝,清标出乔林。

就我托信宿,愿闻太古音。

善听不在耳,伊人若可寻。

石莲幽且阻,春服随登临。

咏归适未厌,北征促持任。

希声入明堂,钟吕谐璆琳。

凤凰时一哕,啁啾罢春禽。

试以鸣百里,弦歌南浦阴。

阳春易生物,其感乐以湛。

清静资化理,乱绳当巨镡。

咸惊出爨下,玉轸徽黄金。

上以协解愠,可代丹扆箴。

下以宣八风,万类无慆淫。

眷言勤拂拭,尘土岁月侵。

谣俗苦更张,寡和匪直今。

大雅不常遇,能令群喙瘖。

下指勿激烈,激烈伤人心。

吾衰甚矣奚足问,欲奏清商思不禁。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鸣琴篇赠刘南昌》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描绘山人抚琴、赵生赏琴、刘子访琴的情景,展现了琴艺之妙与琴声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述了山人怀抱绿绮琴,隐居于青岑之中,弹奏着孤鸾操,仿佛与青衿相配,琴声激扬,鼓动着桐山之高与桐水之深。接着,诗人通过赵生的赞赏与猿鹤的吟唱,以及众多听众的反应,表现了琴艺的高超与琴声的动人。随后,刘子从远方而来,与诗人相聚,希望聆听太古之音,体现了对传统音乐的向往与尊重。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琴声比作凤凰之鸣,比作琼树枝的清标,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高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音乐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的思考,认为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净化人心,甚至可以替代帝王的箴言,传达教化之意。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年老力衰,难以继续探讨音乐的奥秘,但仍然无法抑制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全诗通过对音乐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情与执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音乐艺术的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送叔致斋北上

孤云出橙溪,冉冉乘风去。

万里在斯须,安得复回顾。

幽人方闭关,望远空太息。

聚散倘俱然,眷言慎眠食。

形式: 古风

夜梦侍谷平先师登高亟辍朝食追逐不离途中请曰平生未尝奉随登览师顾曰吾与子密处却久于诸子矣觉而天曙为重九节敬书识异而同门友李文舆卒且旬馀因以寓悲

至人倏来去,仪形成久违。

悠悠二十年,夜梦忽旋归。

相携载登陟,皇恤疲与饥。

所期近可远,高高凌崔巍。

幸此撰杖屦,窃聆謦欬微。

一步还一趋,自惊畴昔非。

还闻喟然叹,与子久相依。

言在逾有亲,神游不可鞿。

觉来异今古,灵爽疑投几。

节序当暮秋,牛山敛烟霏。

因怀及门侣,感慨一沾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

曾君客余舍,心迹两相忘。

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

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

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

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

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

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

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

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

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

诸生谁速肖,稚也愧门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刘敬庭会试

豺虎剧乡郡,自夏徂杪秋。

戈矛入疆场,旌㫋满道周。

因穷弭寇术,颇悟理人谋。

时危急真才,武偃资良犹。

夫君比干将,藏器岁月悠。

拂拭向风尘,光彩不可留。

将戒万里途,结束趋皇州。

天子开明堂,众宝行见收。

治安策多士,谠论应有酬。

知已感奇遇,至人贵先忧。

兹道岂不明,望望在好修。

言念金兰契,夙昔云水俦。

一别宁遽合,切磋怀日休。

四海伫音徽,奚独掩时流。

负疴怜倚户,重晤问纾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