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满子权

吾爱子权诗,苦嚼味不尽。

穷思欲名状,百比无一近。

初如贪追兵,屡请忽许进。

旗旄左右幢,戟剑后先刃。

方争奋拿先,忽睹斩乱徇。

徐驱得平郊,万甲合一阵。

偏裨走起颇,中间坐吴膑。

喊呀斗志酣,彷佛穷敌讱。

前军奔交兵,后马走断纼。

须臾声金收,万噪快一俊。

群降挑戈矛,叩拜乞用衅。

苍黄请命间,窃视不敢瞬。

玄云压空虚,半夜暴霆震。

睡耳起欲掩,惊仆失肝肾。

壮者固已然,况余乃龆龀。

及其久详味,欲吐复自吝。

有如罗百珍,次第嘬嚼顺。

贪丰不辞多,爱美忘馀馂。

故其留人口,虽久咽喉润。

何时匹马来,畏爱气两振。

唯其未合间,如不获谢蔺。

望风为此诗,颠倒犹合烬。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深爱这首诗,反复品味其深意。
竭尽全力去描绘,却难以找到相似的比喻。
起初像贪婪追逐猎物,请求被突然允许前进。
旗帜飘扬,兵器交错,前后交织如网。
正当奋力争夺,忽然看到混乱中有人英勇牺牲。
队伍缓缓前行,如同大军集结成阵。
副将奔跑,吴膑(古人名)静坐指挥,士气高昂。
呐喊声中斗志昂扬,仿佛面对顽强敌人。
前锋交战激烈,后队马匹断绳而逃。
不久鸣金收兵,万众欢呼胜利。
投降者丢下武器,跪地求饶。
在生死抉择之际,我偷偷观察,不敢眨眼。
乌云压顶,半夜雷声大作。
惊醒时想要遮住耳朵,恐惧几乎失去理智。
壮年尚且如此,何况我年幼无知。
细细品味后,虽想吐露,又有所保留。
就像品尝百宝,逐一享受。
贪恋丰富,不嫌多,爱美之心忘却剩余。
因此这首诗令人难忘,长久回味。
期待有一天能与你并肩,畏惧和爱意交织。
只因尚未完全契合,如蔺相如般谦让。
创作此诗,即使颠倒,也燃烧着热情。

注释

权诗:权:此处指权衡、斟酌。
名状:形容、描述。
贪追兵:比喻对诗中的情感或意境的贪婪追求。
旗旄:旗帜。
幢:古代的一种旗帜。
戟剑:古代兵器。
偏裨:副将。
吴膑:古人名,此处可能象征性地指代指挥者。
喊呀:形容大声呐喊。
口:指诗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匹马:单人或单独行动。
谢蔺:指谦让如蔺相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寄满子权》。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赠诗,其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诗词艺术的高超鉴赏。

诗中“吾爱子权诗,苦嚼味不尽”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满子权诗作的喜爱与珍视,以及反复咀嚼其中韵味的态度。接下来的几句话:“穷思欲名状,百比无一近。初如贪追兵,屡请忽许进”,则描绘了作者在鉴赏诗作时的心境和情感变化,从对诗的深入理解到对其艺术风格的高度评价。

“旗旄左右幢,戟剑后先刃。方争奋拿先,忽睹斩乱徇”等句节通过军事行动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英勇果敢和技巧高超。

随后的“徐驱得平郊,万甲合一阵。偏裨走起颇,中间坐吴膑”等句,则展示了诗人的战略布局与指挥若定,既有军事行动的紧张气氛,也透露出智慧和冷静。

“喊呀斗志酣,彷佛穷敌讱。前军奔交兵,后马走断纼”等句节通过对战场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文学表达上的激情与力量。

最后,“须臾声金收,万噪快一俊。群降挑戈矛,叩拜乞用衅”等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技艺,更透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军事场景的描写,以及对满子权诗作的深刻鉴赏与喜爱,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素养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寄满子权

子权今谓何,久不治简书。

子素赐我多,岂以此遂疏。

予亦如常时,病与贫相俱。

冉冉草没阶,客脚不踏庐。

贵者事名位,崖岸誇异殊。

贤者纵肯来,顾我欲取无。

惟馀龊龊徒,吾亦羞与居。

潭潭一室空,编帙环三隅。

暴阳不忧偿,偷饱幸未诛。

且可延朝昏,忧思老顽愚。

独有思子怀,涕下时喑呜。

形式: 古风

寄满居中衡父

前会去莫追,后见来无期。

别叹后见难,悔恨前会稀。

惟吾衡父兄,金纯玉光辉。

裁磨杀圭角,不与瓦砾齐。

大匠陶百窑,不问履下泥。

一衡举十钧,何弃毫与釐。

余独何为人,乃不忍使遗。

有如横道刍,万足踏不疑。

子何嗜好殊,独俯掇以归。

整束使不茨,欲令杂兰芝。

兰芝有天香,刍贱杂则非。

然其厕置间,适与薰染资。

文章每借观,罅隙窥晴曦。

议论使坐听,穴瞆闻英池。

春园或承招,游骑亦许随。

剧云爱风枝,爇火围夜棋。

纵谈心开张,倒笑冠攲披。

匹马载以来,东首颈脰疲。

夜梦不厌劳,百里夕一驰。

想见目与眉,百障千藩篱。

不虞自投置,遂若鸟遭黐。

何时获因缘,连箠促马蹄。

誓当尽晨昏,不复起退辞。

形式: 古风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令君架亭乐荒幽,得地适与万景投。

亭成虽名为众乐,地僻无客谁与游。

讼休民去吏随散,独有文字与令留。

把书开阖坐自笑,回视令职忘卑陬。

昔闻酒贱喜易醉,今说鱼美予何忧。

弹琴有声尚近俗,要解弦绝以意求。

况持高怀屈下邑,志气略与彭泽侔。

身婴民忧手持版,心爱山水宁非偷。

景好不见但闻说,使我耳目私相仇。

亭前行迹不破草,亭下野鸟常喧啾。

山云朝嘘翠巘出,海月夜下清溪浮。

春花夏荫已有爱,况使风雪回冬秋。

惜予不得与快意,共上岑崒望九州。

黄山闻好眼未识,梦想欲到迷无由。

图传粉墨固未好,愿假壮笔一揽收。

果逢来篇骋雄胜,若执造化穷凋锼。

一时文工岂不伟,千里寄我何以酬。

耳昏俗语久欲洗,为我一谢山前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

始闻定作阅古堂,又闻定有阅古诗。

扬之远定五千里,思得两翅擘以飞。

偶闻人来说堂事,初敝两壁无尘疵。

间时公来命绘匠,亲以玉指交画挥。

教令某载若某状,匠拜奉命唯不辞。

左图守相父母吏,右状将帅熊罴姿。

长冠峨峨伟笏佩,斗以玄白为裳衣。

屹如丁宁立以议,逊若避让行而随。

图成俨毅色可詟,过吏不敢窃目窥。

仍令大笔署行事,写出黑胆朱肝脾。

死者有灵如不泯,合有英气来附兹。

故公之谋不知出,宜有神鬼阴助其。

茫茫九泉谓巳朽,岂意一旦存形仪。

请留中壁素莫绘,待千岁后公以归。

当搜国匠第一手,状写公像存依稀。

要知文完武绳备,遗与万世瞻思资。

我知观者定堕泪,不复岘首羊公碑。

又闻当世大手笔,磊砢诗句相撑支。

手搏蛟龙拔解角,爪擘虎豹全脱皮。

郓州溪堂遂寂寞,韩诗尘蔽人不吹。

想应从此传万世,粹玉贯串珠萦累。

小戎何为而缩伏,久滞公斧血不滋。

何时功成事业就,两手一扫清三垂。

归来天子喜以颔,泰阶辉焕平无欺。

次招当世草茅士,各使呈露心腹披。

缔裾联缨上廊庙,留与后世图为师。

然后回谢阅古堂,彼合异代今一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