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满居中衡父

前会去莫追,后见来无期。

别叹后见难,悔恨前会稀。

惟吾衡父兄,金纯玉光辉。

裁磨杀圭角,不与瓦砾齐。

大匠陶百窑,不问履下泥。

一衡举十钧,何弃毫与釐。

余独何为人,乃不忍使遗。

有如横道刍,万足踏不疑。

子何嗜好殊,独俯掇以归。

整束使不茨,欲令杂兰芝。

兰芝有天香,刍贱杂则非。

然其厕置间,适与薰染资。

文章每借观,罅隙窥晴曦。

议论使坐听,穴瞆闻英池。

春园或承招,游骑亦许随。

剧云爱风枝,爇火围夜棋。

纵谈心开张,倒笑冠攲披。

匹马载以来,东首颈脰疲。

夜梦不厌劳,百里夕一驰。

想见目与眉,百障千藩篱。

不虞自投置,遂若鸟遭黐。

何时获因缘,连箠促马蹄。

誓当尽晨昏,不复起退辞。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要追悔过去,未来相见无期。
不必感叹相见难,只因当初机会少。
只有我这兄长,如金纯玉般珍贵。
磨砺自己,不与庸人等同。
大师烧制众多陶器,不在乎脚下泥土。
秤虽小,能称量千钧,为何舍弃微末。
我为何人,竟不愿舍弃哪怕一丝。
如同路上的草,虽平凡但无人怀疑。
你为何与众不同,独自捡拾归家。
整理好让它洁净,想让它与兰花为伍。
兰花有高洁之香,杂草则贬低了它。
但它恰如厕中之物,却能助香气扩散。
文章常借阅,从字缝中窥见光明。
讨论时静听,仿佛在清澈池边聆听。
春日花园邀请,我也可一同游赏。
我喜爱枝头的风,夜晚围炉对弈。
畅谈中笑声洒脱,帽子歪斜也不在意。
一人骑马而来,东方尽头疲惫不堪。
夜梦中也不觉劳累,日夜兼程。
想象你的容颜,如同百重障碍难以触及。
未料自己陷入困境,如鸟儿粘上黏胶。
何时能相遇,鞭策马蹄奋力前行。
发誓从早到晚,不再有任何退缩。

注释

衡父兄:兄长的尊称,比喻珍贵的人。
圭角:比喻人的棱角或个性。
瓦砾:比喻庸俗之人。
大匠:技艺高超的工匠。
履下泥:比喻制作过程中的艰辛。
毫与釐:极小的差距,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横道刍:路边的草,比喻平凡的事物。
兰芝:兰花,象征高雅纯洁。
隙:缝隙,比喻观察和理解的空隙。
英池:比喻智慧的源泉。
春园:春天的园林,象征美好的环境。
倒笑:笑声洒脱,不拘小节。
脰:脖子,这里指马的颈部。
黐:黏胶,比喻困境或麻烦。
连箠:连续不断地鞭策马匹。
晨昏:从早到晚,形容时间的持续。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在宋代所作的《寄满居中衡父》。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忍离别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充分展现了古典文学的韵味。

前两句“前会去莫追,后见来无期”表明了过去的聚首难以追忆,将来的相见又无从预知。接着,“别叹后见难,悔恨前会稀”则强调了分别难免,对往昔聚首时光的珍惜。

“惟吾衡父兄,金纯玉光辉。”这里诗人赞美友人的品格如同金玉般纯净明亮。下文“裁磨杀圭角,不与瓦砾齐”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朋友高洁的品行,如精美玉石,不愿与凡俗之物相提并论。

接着诗人以匠人陶百窑不问履下泥来比喻自己对待友人的态度,强调了一衡举十钧,不舍弃毫末与釐小的关怀。余我独自何为人,乃不忍使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和不忍放手。

在“有如横道刍,万足踏不疑”一句中,诗人以横道上的草木被践踏而不生疑虑来比喻友人的宽厚待人。下文则转向对子女之爱的描绘,以及兰芝的珍贵与杂草的区别。

后半部分的诗句,写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议论的热情,春园游骑的快意,游戏夜棋的情景以及匹马载来回忆往事。夜梦不厌劳,百里夕一驰,则表达了诗人的豪迈志向和不畏艰难。

末尾,“想见目与眉,百障千藩篱”表露了对远方友人相思之情的渴望,而“不虞自投置,遂若鸟遭黐”则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最后,“何时获因缘,连箠促马蹄。誓当尽晨昏,不复起退辞。”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得以重逢好友之愿望,以及在此之前坚持不懈怠地努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对朋友高洁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谊、文学创作以及个人志向等方面的高度追求。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令君架亭乐荒幽,得地适与万景投。

亭成虽名为众乐,地僻无客谁与游。

讼休民去吏随散,独有文字与令留。

把书开阖坐自笑,回视令职忘卑陬。

昔闻酒贱喜易醉,今说鱼美予何忧。

弹琴有声尚近俗,要解弦绝以意求。

况持高怀屈下邑,志气略与彭泽侔。

身婴民忧手持版,心爱山水宁非偷。

景好不见但闻说,使我耳目私相仇。

亭前行迹不破草,亭下野鸟常喧啾。

山云朝嘘翠巘出,海月夜下清溪浮。

春花夏荫已有爱,况使风雪回冬秋。

惜予不得与快意,共上岑崒望九州。

黄山闻好眼未识,梦想欲到迷无由。

图传粉墨固未好,愿假壮笔一揽收。

果逢来篇骋雄胜,若执造化穷凋锼。

一时文工岂不伟,千里寄我何以酬。

耳昏俗语久欲洗,为我一谢山前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

始闻定作阅古堂,又闻定有阅古诗。

扬之远定五千里,思得两翅擘以飞。

偶闻人来说堂事,初敝两壁无尘疵。

间时公来命绘匠,亲以玉指交画挥。

教令某载若某状,匠拜奉命唯不辞。

左图守相父母吏,右状将帅熊罴姿。

长冠峨峨伟笏佩,斗以玄白为裳衣。

屹如丁宁立以议,逊若避让行而随。

图成俨毅色可詟,过吏不敢窃目窥。

仍令大笔署行事,写出黑胆朱肝脾。

死者有灵如不泯,合有英气来附兹。

故公之谋不知出,宜有神鬼阴助其。

茫茫九泉谓巳朽,岂意一旦存形仪。

请留中壁素莫绘,待千岁后公以归。

当搜国匠第一手,状写公像存依稀。

要知文完武绳备,遗与万世瞻思资。

我知观者定堕泪,不复岘首羊公碑。

又闻当世大手笔,磊砢诗句相撑支。

手搏蛟龙拔解角,爪擘虎豹全脱皮。

郓州溪堂遂寂寞,韩诗尘蔽人不吹。

想应从此传万世,粹玉贯串珠萦累。

小戎何为而缩伏,久滞公斧血不滋。

何时功成事业就,两手一扫清三垂。

归来天子喜以颔,泰阶辉焕平无欺。

次招当世草茅士,各使呈露心腹披。

缔裾联缨上廊庙,留与后世图为师。

然后回谢阅古堂,彼合异代今一时。

形式: 古风

惜交诗赠束孝先

千金得宝刀,不若得锸归。

宝刀虽云利,邂逅伤疮痍。

伤疮有复日,伤皮无完时。

不若远所伤,取锸安自持。

一凿以成井,再凿以深资。

清泉冽其中,定德发不移。

饮可沃吾心,浴能清吾肌。

此道如必尚,庶几有常为。

既庸铭我前,又书荐余知。

形式: 古风

晚岁

晚岁意不适,新诗老无情。

万古共一叹,百年行半生。

贫忧世累重,贱喜身责轻。

义有不可嗟,非吾不能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