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长城南地,愁人看自深。
白云偏向泪,青鬓独惊心。
久病畏阴湿,家中厌苦吟。
今宵酒不尽,应有杜鹃声。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许琊的作品,名为《连雨有感(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深的愁绪和对生活的无奈。
“草长城南地,愁人看自深。” 开篇便描绘出一幅萋萋草色繁茂的春日景象,但这并不令人心旷神怡,反而是愁云满目。这里的“城南”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而“草长”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以及由此引发的心情。
“白云偏向泪,青鬓独惊心。” 这两句通过白云和青鬓(即头发)比喻诗人的悲哀和孤独。白云如泪,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忧伤;而青鬓,则是对衰老和孤寂的无声呐喊。
“久病畏阴湿,家中厌苦吟。” 诗人因长期的疾病而害怕潮湿的天气,这反映了他对健康的担忧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家中吟咏,可能是出于无奈,也许是在寻找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今宵酒不尽,应有杜鹃声。” 最后两句则转向夜晚的场景,诗人似乎在借助酒精来暂时忘却烦恼,而提到“杜鹃”(即杜鹃鸟),可能是因为其叫声与“不乐”二字相似,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连续阴雨天气中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和生活的无奈。
不详
绿草回波漾青草,鹧鸪声紧连枝老。
苔阴欲上帘影低,鸟语催人天未晓。
晓起轻寒奈薄罗,风前缕带不胜波。
练裙香动竹叶小,玉燕斜簪雾色多。
雾色花光镜里过,年年歌吹复如何。
妾身不及桃花叶,犹逐轻风渡隔河。
风起木非,菀焉者歇。故乡在念,何以视月。
众念思归,鸟情望碧。嗷嗷鸣雁,集彼中泽。
我独伊何,罗此网罗。父兮母兮,生我实多。
小草在砌,颜色常好。岂无严霜,先彼长栲。
寄言青松,斧斤自从。子不在山,真节安庸。
风动蘋起,云光在水。荇藻有心,清我眸子。
白露在衣,秋心易微。冠兮佩兮,君子当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