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颇闻东山盛行乐,坐想风前酒兴豪。
领略正应胸次别,吟哦更觉笔端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东山上的宴饮之乐,诗人借由这种欢聚的场合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和文采。首句“颇闻东山盛行乐”即设定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氛围,东山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喜悦心境的象征。
接着,“坐想风前酒兴豪”一句,则从听闻变为个人体验。诗人席地而坐,在微风习习中感受着酒意的涌动,这种豪迈的情怀不仅来自于酒精的刺激,更是心胸开阔所致。
第三句“领略正应胸次别”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众不同,他的领悟和理解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深度。这里的“领略”一词,用得十分传神,彰显了诗人对事物独到的洞察力。
最后,“吟哦更觉笔端高”则显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吟诵之时,他感受到自己的文思泉涌,笔下生花,这种自我肯定也传达了一种艺术的超脱和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东山宴饮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壮岁几成山水癖,年来袖手不能豪。
忽传灯底诗篇好,但想云间屐齿高。
维舟径上岳阳楼,风雨排空暝不收。
明日重来天色好,君山元自翠光浮。
寒窗政尔念萧瑟,况复故人疏近音。
凭栏为子赋三友,便觉冰霜千古心。
五日山行复下山,爱山不肯住山间。
此心无著身长健,明岁秋高却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