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灯能得几时新,明日当为刍狗陈。
我识令君敦厚意,不能奉己厉吾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华灯比喻短暂的繁华,暗示世事无常,表达出对世间事物易逝的感慨。"华灯能得几时新",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景象,但这种热闹并不能长久保持新鲜。接着,诗人以"明日当为刍狗陈"进一步强调,即使是今日的盛况,转眼也将如同祭祀后丢弃的草狗一样,成为过去。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时光荏苒、人事如梦的深刻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到"我识令君敦厚意",表达了对朋友敦厚品质的赞赏,然而,他也明白自己无法仅仅满足于个人享受,而应该"不能奉己厉吾民",即不能只顾自己的享乐,而应积极履行职责,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疾苦。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道德风范。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一盏华灯直万钱,谁知下里取薪然。
绮纨照耀舆台体,民得褐衣犹破穿。
令君忧乐与民同,灯火随时祝岁丰。
我亦颇怀归去乐,田蚕处处逐儿童。
踏土忧疑似踏船,土塍滑汰胜于舷。
川行可怖陆行苦,谁遣为之空自怜。
清虚亭上晚凭栏,正我扁舟堕险艰。
举酒纵君能酬我,未闻流水有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