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赠唐光”为题,由明代诗人姚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三辞半载陶公疏,一叶长江范老船”,以典故入诗,借陶渊明和范蠡的典故,表达了友人离别之久,如同陶公辞官归隐,又如范蠡乘一叶扁舟离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
颔联“去望云霄皆动色,到知乡里更称贤”,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无论是远望云霄,还是回到家乡,人们都对其表示出敬意,这不仅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品德的赞誉。
颈联“晴明驿路江花晚,潦倒堂闱綵服鲜”,描绘了一幅晴朗的江边景象,友人行走在驿路上,晚霞映照下的江花增添了几分诗意。然而,“潦倒堂闱綵服鲜”一句,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对友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品性的赞美,彩服虽鲜,却无法掩盖其内心的淡泊与坚韧。
尾联“多少欲归归未得,留题常记孝廉年”,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及时归家的遗憾,以及对其过去作为孝廉的怀念。这句话既是对友人当前处境的同情,也是对其过往成就的肯定,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回归、境遇的描绘,以及对其品格、成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美好品质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