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水部学之时读礼将从吉之京二首(其二)

料得三千尽废诗,如今花鸟正参差。

西川过雁能投我,南海明珠欲寄谁。

家学太邱还出色,官曹何逊不同时。

老夫先与梅花约,公了经纶也未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寄陈水部学之时读礼将从吉之京二首(其二)》。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首句“料得三千尽废诗”,诗人想象如果将所有的诗歌都废弃,那么世界将会如何。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如今花鸟正参差”一句,描绘了春日里花鸟纷飞、生机勃勃的景象,以自然界的美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西川过雁能投我,南海明珠欲寄谁”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远方的朋友比作南来的鸿雁和南海的明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期待着远方友人的回信或礼物,但又不知该寄给谁,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家学太邱还出色,官曹何逊不同时”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美了陈水部学时的才华出众,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官场风气的不满,暗含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老夫先与梅花约,公了经纶也未迟”两句,诗人以梅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陈水部学时的期许。梅花在严冬中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公了经纶也未迟”则意味着无论何时开始努力都不算晚,表达了对陈水部学时未来成就的坚定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才华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久要黎汝贤致政大尹二首(其一)

不种桃花种菊花,渊明衣钵不曾差。

读书教子得真趣,衒玉看人痴到家。

禾役万丘迎雨合,橘奴千树带烟斜。

苍髯折尽时相忆,逸处多应鬓未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久要黎汝贤致政大尹二首(其二)

旧雨篝灯在泮池,回思曾未几多时。

膝边男女各成配,头上鬓毛俱转丝。

久逐尘埃惭潦倒,先归岩壑得便宜。

他年大破黄粱梦,身外浮名底用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寓蜀送泸州守亲家何君德言秩升致政东还五首(其一)

乞归翻荷圣恩深,四品名衔带转金。

白首解完和氏璧,青天应信赵公琴。

人人鲍老张长袖,个个渔郎笑直针。

摆谢诗流浑不顾,远从三径盍朋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寓蜀送泸州守亲家何君德言秩升致政东还五首(其二)

秋尽巴江水蔚蓝,布帆乘月过湘潭。

忠勤作牧喜无忝,名位付天能不贪。

钓艇有缘公得计,宦途失伴我何堪。

荔枝花发菟裘接,早晚当期听雨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