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其四)

海色琉璃照我肝,何疑飞电掣晴岩。

山留画鹢风从怒,珠炯翔龙夜亦衔。

莲社经徒能摘句,玉川茶兴自开缄。

从来筏喻今饶益,杯渡须知鄙铁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翻译

海面如琉璃般照亮我的心,怎能怀疑闪电疾驰过晴朗的山岩。
山峦仿佛挽留画船,风却带着怒意,夜晚明珠般的月光也似乎在飞翔的龙口中衔着。
莲社的僧人擅长引用诗句,玉川子品茶的兴致自然流露。
自古以来,竹筏的比喻就富有教益,但要明白,乘杯渡海比铁帆舟更显高雅。

注释

海色:海面的颜色。
琉璃:形容清澈透明像琉璃的海面。
飞电:闪电。
晴岩:晴朗的山岩。
画鹢:装饰有图画的船。
风从怒:风带着愤怒或力量。
珠炯:明亮如珠的月光。
翔龙:飞翔的龙。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为象征。
经徒:僧侣。
摘句:引用诗句。
玉川茶兴:玉川子品茶的兴致。
筏喻:竹筏的比喻,常用来寓意教育或智慧。
饶益:有益的教诲。
杯渡:用杯子渡海,象征超脱世俗。
鄙铁帆:贬低粗俗的铁制船帆。

鉴赏

这首诗以海色比喻明亮如琉璃,映照着诗人心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飞电疾驰于晴朗山岩的壮观景象。接下来,诗人将山风比作怒涛中的画鹢,夜晚的明珠也仿佛龙口衔珠,增添了神秘与华美。他提及莲社的僧侣擅长品评诗句,而自己则沉浸在品茗的雅兴中,打开书信交流。最后,诗人借用竹筏和铁帆的意象,表达对传统智慧的推崇,认为李参政的见解犹如竹筏般有益,而自己的观点则如同杯渡,虽然朴素,却富含深意。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出诗人对师友间精神交流的赞美和对学问的珍视。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其三)

昔年壮气激肠肝,锦带吴钩鄙隐岩。

喜试轻裘裁白纻,笑追落日试重衔。

愁随草色人千里,谁附文期信一缄。

会待腥膻扫巢穴,舳舻北首挂征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其二)

世间群盗脍人肝,避地方图水石岩。

客有绿林嗟路阻,书无黄耳欲何衔。

雨推溪柳金方重,春入江梅玉半缄。

永念陆趋今弗获,垂云安得倚天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其一)

峙玉层冰莹肺肝,秉钧风节素岩岩。

交河谕旨师无战,榆塞宣恩俗旧衔。

成算已功休大树,洞章咏志发幐缄。

斯篇疾读林宗意,快甚长风破浪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用前韵书田间晚步

寓居萧寺憩衰迟,得酒宁论浊与醨。

闲里风光常自喜,暑中人事弃如遗。

一溪烟水渔乡后,万叠苍山月上时。

竹杖芒鞋田岸久,稻花细细岁丰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