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贡南漪三首(其一)

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

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

岁月供陶写,江湖入笑谈。

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人人都敬重他的品德和学识,他年纪越大对诗书越有沉迷。
他的福气如同鸿雁般的深远,吉祥的事物聚集在他像凤凰雏鸟般的孩子身上。
岁月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的经历成为江湖间人们谈论的话题。
他的美名流传久远,如同四代相传的香火,与兰花玉石般珍贵的人格相伴。

注释

齿德:年高德劭,指人的年龄和品德都受到尊敬。
耽:沉迷,此处指对诗书的热爱。
鸿范:比喻深远的福气或影响力。
凤雏:比喻有出息的年轻人,此处可能指诗人的后代。
陶写:创作、抒发情感。
江湖:这里指社会,也可能是诗人游历的地方。
流芳:流传的美好名声。
四叶:象征长久,如四叶草代表幸运。
兰玉:比喻高洁的人格,兰花和玉石象征纯洁和尊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文化教育的盛况和个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表明人们普遍敬仰的美德,以及年长者对诗书的研究越发深入。"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可能是在比喻文学创作如同集齐五福之神和三只凤凰一样吉祥与珍贵。"岁月供陶写,江湖入笑谈"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岁月的利用,将其转化为文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乐观态度。

"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此句中,“流芳”可能指的是香气或美好的名声,而“钟四叶”则是形容美好事物的丰富与充沛。"兰玉俨相参"则是在比喻人才如同珍贵的兰花和美玉一样,彼此之间互相映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个人修养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贡南漪三首(其二)

燕居宣圣像,侑坐祖黎公。

矜佩一朝集,弦歌九族同。

夜窗书案雪,春服舞雩风。

长使南湖学,千秋纪此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其二)

清弋江村外,工山右县边。

追游曾结社,许与更忘年。

郢斲无为质,牙琴有绝弦。

巾箱遗墨在,披阅一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其一)

濠上初相得,竹林曾共游。

清文三峡水,爽气九华秋。

世已从新学,人谁与此流。

遗芳端不朽,未信盖棺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董澜溪二首(其二)

嗜学尝忘味,说诗堪解颐。

竹林虽晚会,濠上独深知。

兰畹无留馥,凤巢空旧枝。

停云正愁望,横笛未休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