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耳目忻浮光,不自知其性。
砂中原含金,非天有殊命。
外取亦甚晰,内视还成瞑。
如彼夜行人,思与骐骥竞。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的创作,以"和白沙八首(其一)"为题。诗人通过描绘耳目对光明的欣喜,以及对内在自性的探索,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以砂中藏金为喻,暗示了事物表面看似平常,实则可能蕴含珍贵本质,这并非天命所限,而是内在价值的显现。诗人进一步强调,虽然对外界的认识清晰,但深入内心却如同黑夜中的行者,渴望与骏马竞逐,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越。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王夫之的思考深度和艺术才华。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天下自閒閒,人心长戚戚。
身为物所持,骑虎不得息。
息之在先几,几先人不识。
适燕而南辕,终身无返迹。
我闻庄定山,其心如寒铁。
去我二百载,清琴音已绝。
船山半亩池,一泓贮香雪。
濯发夕风微,长歌弄明月。
迢迢开一径,双足尽登临。
密至云无际,明生月有心。
当前霜岸直,彻底碧潭深。
神禹留金简,居然在岳岑。
蠕息皆吾侣,鲲鹏固不交。
有时冰串释,歘尔泪珠浇。
酬物唯三径,从天付一瓢。
空林桂花发,何有小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