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

清时甘小隐,卜筑在山阿。

家有传蚕室,机如凌行婆。

閒看斩猫话,羞作扣牛歌。

不出又三月,柴门生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句“清时甘小隐”,点明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在清明的时代里,愿意过上简朴的小隐生活。接着,“卜筑在山阿”描述了他选择在山脚下建造住所,远离尘嚣,亲近自然。

“家有传蚕室,机如凌行婆”两句,通过“传蚕室”和“机如凌行婆”的比喻,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另一面——养蚕织布,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这里“凌行婆”可能是指一种织布技艺,暗示着诗人不仅生活简单,而且有着一定的手工艺技能。

“閒看斩猫话,羞作扣牛歌”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闲暇时,他可能在观察或参与一些日常事务,如“斩猫话”可能指处理家中事物,而“扣牛歌”则可能是对农事活动的描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非世俗的热闹与喧嚣。

最后,“不出又三月,柴门生薜萝”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持续与自然环境的变迁。三月的时间跨度,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悠长与稳定;而“柴门生薜萝”则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环境对隐居之所的侵染,象征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在山中生活的宁静、自足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拟岘台二首(其一)

步上溪边百尺台,斩新秋色正伤怀。

千屏翳绕碧云合,一字倾攲鸿雁来。

形式: 七言绝句

秋日登拟岘台二首(其二)

徘徊欣与赏心同,读遍碑词字字工。

共叹黄垆封白壁,一时悲泪洒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秋暑

秋暑不可奈,秋风殊未来。

何时疏画扇,无处觅凉台。

谁谓月离毕,空惊山殷雷。

愁闻老农语,南亩半黄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寄汪信民二首(其一)

泮水传经老,蓬山佐著才。

宦游思引去,禄养可归来。

要路眼谁白,浮云心自灰。

少年马何驶,君马独虺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