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秋暑》。诗中描绘了夏日末尾时节,暑气未消,而秋风尚未到来的尴尬季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与期待凉爽的渴望。
首句“秋暑不可奈”,直接点明了暑热难耐的现状,表达了诗人的烦躁情绪。接着,“秋风殊未来”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寄托了诗人对秋风的期盼,希望它能带来一丝凉意。
“何时疏画扇,无处觅凉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凉爽的渴望。诗人想象着在凉爽的环境中,手持轻盈的画扇,悠然自得地享受凉风。然而,现实中却找不到避暑的凉台,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对清凉的向往。
“谁谓月离毕,空惊山殷雷。”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月亮比作离毕星,山雷则象征着夏天的雷雨。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不解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愁闻老农语,南亩半黄埃。”诗人转而关注农民的劳作,听到他们对炎热天气的抱怨,看到农田中因干旱而呈现出的黄色尘埃,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也暗示了当时可能存在的旱情问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