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孟世功二首(其一)

老大疏慵一腐儒,长年离索与谁俱。

杜门有意修黄老,开卷无心诵典谟。

不是穿林寻鹤鹿,即来临水伴龟鱼。

故人今日如君少,乘兴还能过我无。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这个老朽懒散如同腐儒,常年孤独,与谁相伴呢。
我闭门专心修炼黄老之术,读书却无心去背诵经典政令。
我不再深入林中寻找仙鹤鹿群,而是来到河边陪伴龟鱼为友。
如今的老朋友像你这般年轻,兴致勃勃,还能否来看望我呢?

注释

疏慵:懒散,不勤勉。
腐儒:比喻年老而学识浅薄的人。
杜门:闭门不出。
黄老:指道家黄帝和老子的学说。
典谟:古代帝王的法令或贤人的言论。
鹤鹿:象征隐士生活。
龟鱼:比喻清静的自然生活。
乘兴:趁着高兴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儒生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老大疏慵一腐儒"表明他已经年迈,心态淡泊,对于功名利禄没有过多的追求。"长年离索与谁俱"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他似乎在问自己,这些年的索取与谁共享。

"杜门有意修黄老"表明诗人对道家思想有所向往,想要像古代哲学家那样去修身养性。然而"开卷无心诵典谟"又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他虽然打开书本,但并没有专心致志地去研读经典。

接下来的两句"不是穿林寻鹤鹿,即来临水伴龟鱼"则是对诗人生活态度的进一步描绘。他既不像一些道士那样四处寻访仙药,也不刻意去追求与仙境生物的交往,而是选择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简单生活。

最后两句"故人今日如君少,乘兴还能过我无"中,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流逝。"故人"指的是过去的朋友或知己,"今日如君少"可能是在说这些旧友现在都已年轻不再,或是已经远去。"乘兴还能过我无"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到了这个年纪,他依然能够保持一种超脱物外、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孟世功秋日吴江见寄

扁舟西去气凌云,坐看鱼龙跃浪纹。

风起白蘋初日晚,霜彫红叶欲秋分。

忘机鸥鹭情相狎,入笔江山句不群。

正恐功名来追逐,烟波深处未留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林徽之见寄

涉世无堪足乱离,萧萧风雨一声鸡。

故人别后乾坤窄,三径归来草木迷。

黄鸟翩翻思出谷,老龙头角尚蟠泥。

一尊浊酒无人共,又是悲吟到日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泽民二首(其二)

欲绍家声每自鞭,肯同流俗饮贪泉。

已将止足安心地,更把吟哦乐性天。

笑日桃花将献媚,先春梅蕊欲争妍。

人生会合真难遇,幸有杯觞且共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泽民二首(其一)

归心已动不容留,多谢君恩许退休。

虽喜溪山归似旧,却惊岁月去如流。

门前已是开三径,湖上何妨具一舟。

莫道此时无伴侣,得公足可共遨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