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坛午龛行事

平日郊邱事口谈,今朝相祀列星参。

大裘衮衮冕升南陛,小次龙床近午龛。

韦杜去真尺五,嵩神祀圣似呼三。

清都佩玉人归后,尚听笙镛万谷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翻译

平时我们在郊野谈论神仙之事,今日祭祀排列星辰般庄重。
身着华服的大祭司登上南边的台阶,靠近午间的神龛主持仪式。
韦杜二神距离似乎只有咫尺,嵩山神祇祭祀圣人仿佛呼唤三次。
清都仙人离去后,山谷中还能听到笙瑟钟鼓的乐声如醉如痴。

注释

郊邱:郊野。
祀:祭祀。
列星参:排列成星辰状。
大裘衮衮:华丽的皮袍。
冕:礼帽。
南陛:南边的台阶。
韦杜:古代两位神祇名。
尺五:极言距离近。
嵩神:指嵩山神。
呼三:呼唤三次。
清都:传说中的天宫。
笙镛:笙和钟鼓。
万谷酣:山谷中的乐声回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祭祀活动的盛况,诗人通过对比平日与今日的不同,展现了祭祀时庄重而隆重的氛围。

“平日郊邱事口谈”表明平常时候,人们在田间乡村闲聊天气,而今朝则是为了参与重要的祭祀活动。"相祀列星参"则描绘了众人排队等候参加祭祀的情景,"列星"可能象征着按照一定顺序或仪式进行。

“大裘衮衮冕升南陛”和“小次龙床近午龛”,诗人通过对服饰与位置的描写,突出了祭祀场合的庄严与等级分明。"大裘"可能指的是官员们华丽的礼服,而"小次"则可能是相对较为简朴或低阶层的人员所处之地。

“韦杜去真尺五,嵩神祀圣似呼三”中的数字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同时也许隐喻着某种规律与秩序。"韦杜"和"嵩神"可能是祭祀地点或相关事物的名称,而"尺五"和"呼三"则可能是在描述祭祀仪式中的具体动作。

最后,“清都佩玉人归后,尚听笙镛万谷酣”表现了祭祀结束后人们佩戴着玉饰返回时的情景。"尚听"表明即使活动已经结束,但仍然能听到乐器的声音,这可能象征着欢庆和喜悦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仪式感、庄重而又热闹非凡的场景。

收录诗词(1)

王俊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杂人间种,恐遭天上殃。

形式: 押[阳]韵

第一山

禺迹茫茫万里天,望中皆我旧山川。

谁将淮水分南北,直到幽燕始是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飞瀑

闻道东阳水乐亭,一经坡句万年声。

我来石洞得飞瀑,谁赋新诗留美名。

平地有雷鸣不断,半天无雨势如倾。

欲知山水醉翁意,且请主人迟酒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咏扬州后土祠琼花

爱奇造物剪琼瑰,为镇灵祠特地栽。

事纪扬州千古胜,名传天下万花魁。

何人斫却依然在,是处移将不肯开。

谩说八仙模样似,八仙那得有香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