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杂人间种,恐遭天上殃。

形式: 押[阳]韵

鉴赏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俊彦之手,是一首简洁而深邃的作品。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愿望。“不杂人间种”,表明了诗人对于尘世纷争和凡人的庸常生活持有一种拒绝态度,他希望自己的心灵不受外界污染,保持其本真的清澈。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孤独感,他选择了一条远离尘嚣的道路,以此来保护自己不受到世俗价值观念的侵蚀。

“恐遭天上殃”,则透露出一丝忧虑和对命运的敬畏。这里所谓的“天上殃”,指的是来自上天的惩罚或是不祥。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人们常认为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天道的监督,如果违背了天意,就可能遭受不幸。诗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并不被世俗所接受,而这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招致超自然力量的惩罚。

总体而言,这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精神自我保护的渴望。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一种普遍心态。

收录诗词(1)

王俊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第一山

禺迹茫茫万里天,望中皆我旧山川。

谁将淮水分南北,直到幽燕始是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飞瀑

闻道东阳水乐亭,一经坡句万年声。

我来石洞得飞瀑,谁赋新诗留美名。

平地有雷鸣不断,半天无雨势如倾。

欲知山水醉翁意,且请主人迟酒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咏扬州后土祠琼花

爱奇造物剪琼瑰,为镇灵祠特地栽。

事纪扬州千古胜,名传天下万花魁。

何人斫却依然在,是处移将不肯开。

谩说八仙模样似,八仙那得有香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石洞书院

不到兹山又十秋,欲题名字记重游。

转头前日梦相似,拭目诸公墨尚留。

俗里尘埃随酒却,淡中生活为诗愁。

晚来得趣无人解,一鸟不鸣山更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