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希孝

金玉虽满堂,一去谁能守。

石交千秋期,程婴报杵臼。

丝随丹青染,变态非复旧。

竹杖寒苍苍,草木黄落后。

匏从曲沃来,管是汶阳有。

土性本高明,天材更浑厚。

革之成国器,实假匠伯手。

木平非斧斤,是事公信否。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一旦离去谁能守得住。
坚固的友情如同石头,期待千秋万代的坚守,程婴以生命报答杵臼之恩。
丝线被丹青染色,形态变化不再如初。
竹杖在寒冷中显得苍老,草木在秋天凋零后。
葫芦来自曲沃之地,乐器出自汶阳一带。
土地的本质天生高洁,自然材质更为淳朴深厚。
皮革制成国家的器具,实则借助于巧匠的手艺。
木材平滑并非斧凿之力,这是否公正可信呢?

注释

金玉:金银财宝。
满堂:堆积如山。
石交:坚固的友情。
期:期待。
程婴:历史人物,以忠诚闻名。
丝随:丝线跟随。
丹青:绘画颜料。
变态:形态变化。
竹杖:竹制手杖。
寒:寒冷。
草木黄落:秋天落叶。
匏:葫芦。
曲沃:地名。
汶阳:地名。
土性:土地本质。
浑厚:淳朴深厚。
革之:皮革制成。
国器:国家器具。
匠伯:巧匠。
木平:木材平滑。
斧斤:斧头。
公信:公正可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赠希孝》,通过对金玉、石交、丝竹、竹杖、匏管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忠诚品质的赞美。首句“金玉虽满堂,一去谁能守”寓言般地指出财富易失,唯有真挚的友情才能长久。接下来的“石交千秋期,程婴报杵臼”引用了程婴舍身救孤的故事,象征着坚贞不渝的友谊。

“丝随丹青染,变态非复旧”以丝线比喻友谊的变化,暗示友情经过岁月洗礼后,虽然形态有所改变,但本质犹在。“竹杖寒苍苍,草木黄落后”则描绘了一幅秋景,烘托出岁月流转的无情,而友情如竹杖般坚韧。

“匏从曲沃来,管是汶阳有”借乐器的流传,表达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土性本高明,天材更浑厚”赞美了希孝内在的高尚品格和天赋。“革之成国器,实假匠伯手”进一步强调希孝如同经过巧匠打造的国器,才华出众。

最后两句“木平非斧斤,是事公信否”,以木头的平直并非出自斧凿,暗喻希孝的才华并非外力雕琢,而是自然流露,表达了对希孝公正无私品质的信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赠张仲谋

车如鸡栖马如狗,闭门常多出门少。

去天尺五张公子,官居城南池馆好。

健儿快马紫游缰,迎我不知沙路长。

高榆老柳媚寒日,枯荷小鸭冻野航。

津人刺船起应客,遥知故人一水隔。

下马索酒呼三迟,骑奴笑言客竟痴。

向来情义比瓜葛,万事略不置町畦。

追数存亡异忧乐,烛如白虹贯酒卮。

开轩临水弄长笛,吹落残月风凄凄。

城头漏下四十刻,破魔惊睡听新诗。

君诗清壮悲节物,正与秋虫同一律。

迩来更觉苦语工,思妇霜砧捣寒月。

朱颜绿发深误人,不似草木长青春。

洁身好贤君自有,今日相看进于旧。

以兹敢倾一杯酒,为太夫人千万寿。

形式: 古风

赠李彦深

琼枝虽疗渴,萱草忘人忧。

李君气萧萧,翠竹摇清秋。

步竹来过门,日色在帘钩。

开云睹白雉,临水对虚舟。

言少常造极,色夷似无求。

醉尉厅索寞,寒泉沃茶瓯。

四坐愁水厄,井瓶犹屡投。

斮锡碎玉札,閒荐当众羞。

微物不足贵,且延君少留。

行役阻相见,心如旆悠悠。

春鱼出清涔,社酒欲胜篘。

时来得晤语,呼客尽更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花光老

浙江衲子静无尘,个个庄严服饰新。

何似乾明能效古,渠知北斗里藏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赠陈公益

陈子善学问,正色锄其骄。

束身居言前,析理在意标。

心随出处乐,性与寂寞超。

安安而雅雅,不以行险徼。

王良驭骥子,冉弱六辔调。

自吾与之游,忘味如闻韶。

志道斯近神,庄生说承蜩。

顾恐陈子止,谁能中道要。

我求一饭饱,黄绶强折腰。

取舍不由己,悲哉马衔镳。

长啸天地閒,搔首独无聊。

雅约青山云,伊人与逍遥。

有如渝此盟,白日尚昭昭。

平时多英豪,楚楚在本朝。

吾徒固长物,分当老箪瓢。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