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寒茅屋是谁家,独木桥横小径斜。
却是无人行到处,春风先已到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春日景象。开篇即以“荒寒茅屋是谁家,独木桥横小径斜”迅速勾勒出一处偏僻人迹罕至之地,茅屋与独木桥共同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的孤寂氛围。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传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而“却是无人行到处,春风先已到梅花”则更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中的“却是”表明尽管此地荒凉且无人涉足,但春风依旧不忘这里的梅花。此情此景,不仅显示出大自然对于生灵的平等对待,更彰显出了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的孤傲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荒凉之地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感受,以及他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赞美。同时,这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即使在最孤寂的地方,美好依旧存在,只待有心人去发现和欣赏。
不详
折时须拣带苔枝,两蕊三花尽自奇。
簪向银瓶全俗了,古铜瓶浸恰相宜。
杜鹃声里莫春天,桑柘村村绿似烟。
分茧称丝将有日,吴蚕今已起三眠。
一犁雨足快耕农,可卜今年岁事丰。
喜见四郊生意好,秧针刺水麦梳风。
雕鞍骏马骤如飞,正是春风柳絮时。
夹道居民争看处,青红小队曳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