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十日恶风三尺雪,繁霜又满人间。

梅花谁与问平安。玉肌清似削,争柰许多寒。

梦绕琅璃江上路,竹篱茅舍青山。

莫教芳酒滞归鞍。黄昏无限月,待我倚阑干。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连续十天刮着猛烈的风,降下厚厚的三尺积雪,严霜又铺满了大地。
梅花独自开放,无人询问它的安好。它那如玉的花瓣清瘦如削,却承受着无尽的寒冷。
梦境中环绕着琅璃江边的道路,沿途是竹篱茅舍和青翠的山峦。
不要让美酒滞留在归途的马鞍上,因为夜晚的黄昏有无尽的月光,等待我去倚靠栏杆欣赏。

注释

恶风:猛烈的风。
三尺雪:深厚的积雪。
繁霜:大量的霜冻。
玉肌:比喻梅花的洁白如玉的花瓣。
琅璃江: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清澈的江水。
芳酒:美酒。
阑干:栏杆。

鉴赏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临江仙》描绘了一幅冬日严寒中梅花坚韧的画面。"十日恶风三尺雪,繁霜又满人间",生动展现了连日狂风大雪,霜冻铺天盖地的恶劣气候。诗人以梅花自比,询问谁能共度这艰难时刻,表达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玉肌清似削,争柰许多寒"。

下片转而抒发思乡之情,"梦绕琅璃江上路,竹篱茅舍青山",诗人的心魂在梦中游荡于家乡的江边小径,那简朴的竹篱茅舍和青翠的山色勾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他担心美酒滞留,阻碍归程,"莫教芳酒滞归鞍",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

结尾两句"黄昏无限月,待我倚阑干",以景结情,黄昏时分,皓月当空,诗人期待着能倚栏远眺,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乡愁与坚韧。

收录诗词(441)

许有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字:可用
  •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1286~1364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

小隐远民廛。草舍三间柳作椽。

围绕佳城才二顷,山田。便觉胸中绰绰然。

世态自争妍。老我壶觞业自专。

地阔天宽容醉舞,回旋。又似偷闲学少年。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

暑室困蒸炊。呼鹤前来听咏诗。

鹤告不餐空碌碌,随鸡。诸仆无恩但有威。

云海夙相期。忍使清斋十二时。

主者不才今遣汝,调饥。骑去扬州定属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

尘梦黍方炊。白鹤空中漫诵诗。

饮啄适时争得似,山鸡。敢效妖狐更假威。

曾与老仙期。卫国遭逢彼一时。

千六百年才不食,无饥。我欲推穷欠大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

波漾石粼粼。浮磬依稀类泗滨。

回首林虑千万丈,嶙峋。不效修蛾一点颦。

幽讨日方亲。林下何尝见一人。

便把清流都洗尽,缁尘。领取羲皇以上春。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