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史伯强

一日抵三岁,子行踰十旬。

昔如宫应商,今若参与辰。

力挽殊未来,叹息寒江滨。

附书双鲤鱼,沧波正奫沦。

平生金石交,如子不数人。

饱更松桂秋,不羡桃李春。

向来相期处,可但髯绝伦。

一朝忽去眼,那能不酸辛。

悠悠世网中,双鬓各已新。

岂无耦耕约,奈此离别频。

富贵朝露耳,莫负头上巾。

归来建德国,与子同问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写给史伯强的寄赠之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一日抵三岁,子行踰十旬”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离别之久。接着,“昔如宫应商,今若参与辰”,通过音乐术语的比喻,描绘了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情景。接下来的“力挽殊未来,叹息寒江滨”,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附书双鲤鱼,沧波正奫沦”一句,运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平生金石交,如子不数人”则赞美了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金石一般坚固,非比寻常。

“饱更松桂秋,不羡桃李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也不羡慕那些短暂的繁华。接下来的“向来相期处,可但髯绝伦”则回忆了两人曾经的约定和深厚的友情,强调了友情的非凡之处。

“一朝忽去眼,那能不酸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突然离去的震惊和不舍,以及内心的酸楚。最后,“悠悠世网中,双鬓各已新”则感叹于世事的变迁,两人各自步入了新的生活阶段,两鬓已白,岁月无情。

“岂无耦耕约,奈此离别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再次相聚,但又无奈于频繁的离别。最后,“富贵朝露耳,莫负头上巾”则是劝勉友人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求虚名浮利,要保持真我,不忘初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389)

周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 字:信道
  • 号:蠹斋
  • 籍贯:济南
  • 生卒年:1135—1177

相关古诗词

戏题小庵画轴三首(其一)寒林平远

扁舟渺渺入平湖,秋叶经霜半已无。

不是幽林欠残雪,为君题作剡溪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戏题小庵画轴三首(其二)猿

一落絷维中,永别啸云友。

秋月耿寒林,时来梦中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戏题小庵画轴三首(其三)獐

当时饿鸱箭,惊皇无复魂。

困卧阶下草,深愧主人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次韵侯彦康

箪瓢从古亦山雌,叹息渠侬定可师。

挽士真难九牛尾,酬君谁可五羊皮。

过逢政自艰难际,感慨俱非少壮时。

樗散郑虔官益冷,得钱沽酒不须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