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时饿鸱箭,惊皇无复魂。
困卧阶下草,深愧主人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受困的獐子在面对威胁时的恐惧与无助,以及对救助它的主人的深深感激之情。通过“当时饿鸱箭,惊皇无复魂”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饥饿的老鹰比作威胁,生动地展现了獐子在面临危险时的惊恐状态。“困卧阶下草,深愧主人恩”则表达了獐子在困境中得到救助后的感激之情,它选择在主人的住所下草地上休息,以此来表达对主人救命之恩的深切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救助、共存共荣的美好画面。
不详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箪瓢从古亦山雌,叹息渠侬定可师。
挽士真难九牛尾,酬君谁可五羊皮。
过逢政自艰难际,感慨俱非少壮时。
樗散郑虔官益冷,得钱沽酒不须疑。
卖药长安市,退藏三十秋。
来从阿戎语,始与德公游。
一别俄黄壤,遥怜尚黑头。
心知漆灯在,应为此翁留。
西风掠面不胜尘,老欲从君自濯薰。
两意未成还忤俗,一饥相迫又离群。
只今参佐须孙楚,何日公卿属范云。
节物关心那可别,断红疏绿正春分。
读书策新功,子久勖此课。
蒲梢籋寒云,了不见坎轲。
深怀浃背耻,但欲袖手坐。
新诗忽来辱,快读起疲懦。
还疑正始在,欲突黄初过。
斯文未易到,吾党真可贺。
向来豫章法,政复如此作。
钮头三寸泽,子质况黄糯。
只今百尺的,已见一矢破。
更期十载后,凛凛谁子奈。
耆年日凋丧,我亦老寒饿。
奇穷不自惜,乃复珍此货。
但恐黄禾空,子驹谁秣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