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延安过野猪岭

堑峭十月寒,一步不得整。

如何骑鲸客,来度野猪岭。

遥语谢康乐,尔辈易清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翻译

深秋十月天气寒冷,每一步都难以从容迈开。
请问你是那驾驭巨鲸的旅人,能来到这野猪岭吗?
远远地向谢康乐问候,你们这群人容易明白事理。

注释

堑峭:陡峭。
十月:秋季的第十个月份,指深秋。
寒:寒冷。
整:整齐,从容。
骑鲸客:比喻超凡脱俗或有非凡能力的人。
度:度过,穿越。
野猪岭:地名,可能指某个险峻的地方。
遥语:远距离交谈。
谢康乐: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字,这里代指有学识的人。
尔辈:你们这些人。
易:容易。
清省:明白,清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趋延安过野猪岭》。诗中描绘了深秋十月,天气寒冷,山路崎岖,行走艰难的情景。诗人以"堑峭十月寒,一步不得整"形象地写出山势险峻和气候的严酷,显示出旅途的艰辛。接下来,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把自己比作"骑鲸客",暗示自己有超凡的勇气和决心,能够越过这道难关——野猪岭。

"如何骑鲸客,来度野猪岭"这两句充满了豪情与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对未知挑战的乐观态度。诗人还借此机会向远方的友人,如谢康乐(可能是指谢灵运,东晋时期的山水诗人)表达问候,称他们容易理解自己的心境,即在清冷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和豁达。

整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既展示了自然环境的艰苦,又传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

瓦釜毁未弃,黄钟幸且存。

于焉正律吕,谁为到昆崙。

相思出苦泪,东汉太丘孙。

闻之在徐州,无衣出柴门。

亦赋乞食诗,饥疮故拙言。

靖节非此夫,如似校静喧。

顑颔不悲伤,自知美兰荪。

龙伸能蛇屈,土不蚀玙璠。

鲂鱮书懒寄,天公笺可论。

名不入苇笥,欲报天地恩。

明光出须臾,一破万古昏。

苍生讫康济,坐觉君子尊。

净尽城上乌,变化北溟鲲。

岂但喜囚冠,故亦慰累魂。

我既美子志,为子尽婵媛。

吾曹宁饿死,终肯傍祭墦。

孔明与荀贾,岂不共中原。

崎岖入巴蜀,雅志正本根。

柳子一失此,罗池为鬼冤。

问讯寄此辞,饱腹何时扪。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扬州枉矢何时弭,涿野蚩尤尚未俘。

底处愁城能著我,风为愁骑雨愁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愁阑

淮南初客初尝起,久客淮南愁亦阑。

秋夜无闻喜风雨,柴门自掩醉江山。

诗书不读谈常到,香火如劳意更閒。

北望归期殊未可,却思南渡沧浪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感叹

消息沈沈当下国,风尘漠漠望中都。

平生铅椠胡尘里,不免从今读误书。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