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其一)

夸父深林托杖根,巫咸渺渺自天阍。

空江落日双悬泪,衰草秋山九逝魂。

何处归耕无妄邑,有人搔首莫愁村。

孤清得学于陵子,李下寒浆足灌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自感(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联“夸父深林托杖根,巫咸渺渺自天阍”以夸父逐日的典故开篇,夸父在深林中托起杖根,象征着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巫咸渺渺自天阍”则借用了巫咸的传说,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神秘,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颔联“空江落日双悬泪,衰草秋山九逝魂”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空荡荡的江面上,夕阳西下,仿佛两行泪水挂在天边;衰败的草木,秋山上的魂魄似乎在九重天际徘徊。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哀伤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颈联“何处归耕无妄邑,有人搔首莫愁村”则转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诗人或许在思考,何处能找到一片宁静的土地,过上没有虚妄、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现实中的困扰与忧虑却难以摆脱,有人在愁苦中搔首,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尾联“孤清得学于陵子,李下寒浆足灌园”以“于陵子”(即孟子)的典故,表明诗人追求的是一种独立、清高的生活态度,如同孟子一样,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信念。同时,通过“李下寒浆足灌园”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以及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自然景观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感(其二)

莫臂饥鹰莫钓鳌,泰山遮莫等鸿毛。

日光肯照冯生铗,霜色先凋范叔袍。

迥出楼台何岁月,相依篱落此蓬蒿。

因风漫谢芦中父,海岛俄奔白马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暮冈内兄弟

上池之水玉山禾,黻佩今如负戴何。

地主或兼怜宅相,暮冈全不比朝歌。

即伤饥渴牛羊下,不数于思犀兕多。

自惜流离真琐尾,入林端倚硕人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榕树垂垂雨欲沈,短扉斜窦昼阴阴。

檐閒鸟雀寒相向,浪里鱼龙迥自深。

身世虚舟还木偶,江河大地有蹄涔。

轻尘只信阳关唱,今日滂沱别更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四愁(其一)

我所思兮在骏台,行行当日陟崔嵬。

真轻伯玉胡琴价,自负相如汉苑才。

待漏琐闱深凤籞,防秋金甲盛龙堆。

北风不那吹华发,荒径南园蘙碧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