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眺风泉亭(其三)

西风黄叶夕阳村,山水苍寒雾霭昏。

手撚菊花都是泪,枯松骨立绿毛鬈。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秋风吹过,黄叶纷飞的村庄映照在夕阳下,山水间弥漫着苍茫和寒意,雾气缭绕,天色昏暗。
手中握着菊花,却满含泪水,那棵枯瘦的松树傲然挺立,绿色的松针如卷曲的头发般凄凉。

注释

西风:秋风。
黄叶:秋天落叶。
夕阳村:傍晚的村庄。
山水苍寒:山水景色显得苍凉而寒冷。
雾霭:雾气。
手撚菊花:用手轻轻握住菊花。
泪:象征悲伤或哀愁的眼泪。
枯松:干枯的老松树。
骨立:形容树木干枯,枝干突出。
绿毛鬈:绿色的松针像卷曲的头发。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秋季乡村的萧瑟景象。"西风黄叶夕阳村,山水苍寒雾霭昏"一句中,"西风"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而"黄叶"则是秋意最为浓厚的象征。"夕阳"给人以温暖之感,但这里却被"山水苍寒"所修饰,显示出一种冷清的氛围。同时,"雾霭昏"增添了一种朦胧与迷离的感觉,让人仿佛能触摸到秋天的湿润和阴沉。

而在"手撚菊花都是泪,枯松骨立绿毛鬈"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流露出深深的情感。"手撚菊花都是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寂,而不是实际上的泪水。这是借助菊花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典型手法,因为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枯松骨立绿毛鬈"则描绘了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景象,枯松依旧挺立,其枝叶间还有绿意,这不仅是对自然力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希望。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夕眺风泉亭(其二)

拄杖相寻访夕阳,诗肩独耸到昏黄。

白蘋洲上西风起,黄叶声中秋意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夕眺风泉亭(其一)

苒苒斜阳恋竹边,秋阴惨昧响寒泉。

如何今夜成无月,却遣西风一问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山中偶成(其二)

长日扃门坐小亭,松阴竹影自清清。

山翁莫问吾名姓,天上星辰地下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中偶成(其一)

酒恶频频嗅素馨,满天风雨晚凉生。

岩花乱落无一点,谷鸟时闻啼数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