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苒苒斜阳恋竹边,秋阴惨昧响寒泉。
如何今夜成无月,却遣西风一问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无月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斜阳、竹边、秋阴和寒泉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情境。"苒苒斜阳恋竹边"中的"苒苒"形容斜阳的柔和与悠长,"恋竹边"则表现了夕阳对那片竹林的依恋之情。"秋阴惨昧响寒泉"中,"秋阴"指的是秋季特有的阴沉天气,"惨昧"形容这种天气给人带来的淡淡忧郁,而"响寒泉"则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描绘,突出了夜晚的寂静。
接着,诗人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今夜成无月",在没有明亮月光的夜晚,诗人的心境变得更加沉思。最后一句"却遣西风一问天"则表现了诗人通过西风向苍天发问的行为,似乎是在寻找答案或者寄托着某种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而且还透露出了一种超越表象、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深邃内涵。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长日扃门坐小亭,松阴竹影自清清。
山翁莫问吾名姓,天上星辰地下行。
酒恶频频嗅素馨,满天风雨晚凉生。
岩花乱落无一点,谷鸟时闻啼数声。
月落鸡吹角,夜长鹅报更。
山中无历日,日出即天明。
天静无尘夜半时,鹊乌啼罢众星稀。
数峰明月光无尽,一洞闲云淡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