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景陶情皆得意,凡夫举目尽堪愁。
秦川几度埋番骨,棘路还曾耸玉楼。
幻体不知波上沫,狂心须认镜中头。
浮生役役贪荣者,求到真空卒未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感悟。首句“野景陶情皆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从中得到的愉悦之情。然而,“凡夫举目尽堪愁”则暗示了对于世俗之人眼中忧虑之事的理解,对比鲜明。
接下来两句“秦川几度埋番骨,棘路还曾耸玉楼”,通过秦川的历史变迁和棘路上的玉楼,寓言般地揭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短暂,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不朽之间的对比。
“幻体不知波上沫,狂心须认镜中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理,以幻象比喻人生如梦,泡沫般短暂,而“狂心须认镜中头”则告诫人们要认清自我,看破虚妄。
最后两句“浮生役役贪荣者,求到真空卒未休”总结全诗,指出世人忙于追求名利,却始终无法达到真正的空灵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追求虚幻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言人生,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特色,展现了释延寿深沉的人生观和超脱的态度。
不详
万象从来一径通,但缘分别便西东。
遗簪祇为情难尽,泣路方知意未穷。
偃仰不抛青嶂里,往来多在白云中。
平生分野应难比,涧饮林栖得古风。
焦翼枯鳞成底事,分明可验莫愁哉。
君恩只可量功受,世利应须任运来。
岂信败从成处得,谁知荣是辱边媒。
但看越分殊求者,唯向身中积祸胎。
遁逸从来格自高,莫将泰岳比秋毫。
冷烟寒月真吾侣,瘦竹苍松是我曹。
霜树叶疏幽径出,云泉声急晓风高。
唯当话道閒吟外,时得工夫补毳袍。
言行相应宜此地,空谈大隐也无端。
升沈岐路非他得,生熟根机且自看。
瞋火微烟还渐息,贪泉馀润亦消乾。
平生正直须甘取,虚幻门中莫自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