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自齐至楚早荒用韵志感

转移无力愧愚公,杼轴何情见两东。

竟岁山农空事育,太仓官粟几陈红。

抱愁不问身眠虎,赴急真思力当熊。

大统入承瞻圣制,在天七庙慰临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的《闻自齐至楚早荒用韵志感》。诗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联“转移无力愧愚公,杼轴何情见两东。”以“愚公移山”的典故起笔,暗喻社会变革之艰难,同时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自责。接着,“杼轴”二字借指国家的财政状况,诗人感叹国家财政如同织布机上的线轴,岌岌可危,两东则可能暗指东西两个方向的经济困境。

颔联“竟岁山农空事育,太仓官粟几陈红。”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国家粮食储备的匮乏。山农辛勤劳作,却收成无望,太仓中的官粮也因年久而变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经济的凋敝。

颈联“抱愁不问身眠虎,赴急真思力当熊。”诗人以“抱愁”自况,表示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仍不忘忧国忧民,展现出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眠虎”、“当熊”分别比喻环境险恶与任务艰巨,凸显了诗人的勇敢与担当。

尾联“大统入承瞻圣制,在天七庙慰临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君主的期待。大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圣制则是指明君的治理之道,七庙则代表祭祀祖先的宗庙,诗人希望在君主的英明领导下,国家能够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社会的热切期盼,展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浦悼章(其一)

元气栽培语不虚,二童一马化行馀。

迩之静海忽凶报,昨者天津是荐书。

李郭交游倾盖晚,彭殇修短赋形初。

倔强造物相降会,长诀心多尚属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白浦悼章(其二)

烛前老泪落班班,太息吾流竟此还。

正气直抛存殁外,要官时置有无间。

辑来谏草堪垂世,堆到遗书莫买山。

寄取诸孤勤护植,德门天道是循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约九日饮䆳翁信宿方到纪怀

菊花端为主人开,悔后重阳一日来。

依旧两山同对酒,及衰双脚强登台。

天空雁影将云过,风亟江潮带海回。

莫谩交游论老别,物情销尽几寒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王履约履吉二生

水月相忘坐此清,缁衣空窃好贤名。

吴中词伯还双陆,洛下儒宗亦二程。

几信宫墙无路入,极知水火有人争。

传心好亦当年事,三绝韦编付短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