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开门见秋山,忻然如故交。
烟云淡相媚,卉木青未彫。
兹游忽自念,谁与为登高。
目涉已千仞,神游还九霄。
世短奚足叹,意多亦徒劳。
奈何怨迟暮,况复怀覆蕉。
至乐岂必酒,天真自陶陶。
长吟对寒花,万期犹一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九日和陶》,表达了诗人秋日登山的感悟。首句“开门见秋山”描绘了诗人开门即见秋意浓厚的山景,犹如久违的老友,亲切而自然。接下来的“烟云淡相媚,卉木青未雕”写出了秋山的宁静与生机,云雾轻盈,花草虽未凋零,却透出一种淡雅的秋色。
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深思,“兹游忽自念,谁与为登高”流露出孤独感,无人共赏秋色,不禁自问。接着,“目涉已千仞,神游还九霄”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内心超越现实的遐想,精神上已达到极高境界。
“世短奚足叹,意多亦徒劳”揭示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欲望无尽的感慨,认为世间一切都不值得过多执着。然而,“奈何怨迟暮,况复怀覆蕉”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不再的怀念。
最后两句“至乐岂必酒,天真自陶陶”传达出诗人对简单快乐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物,而在于内心的自在。诗人独自长吟,面对寒花,感叹人生短暂,但依然珍惜当下,将每一刻视为宝贵的瞬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登山为背景,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不详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齐山山下泊扁舟,尚想三生杜牧游。
南雁唤回千载梦,西风扫碎一江秋。
黄花落落如相逼,嘉节匆匆也合酬。
准拟峨眉亭上去,买鱼沽酒浣羁愁。
清言洒洒南华玄,净社济济东林禅。
一陶运甓不挥麈,一陶采菊不种莲。
爱惜分阴树志业,盘礴千载希圣贤。
吾评东晋人物薮,惟有二陶真卓然。
入夏才几日,新晴已不禁。
阑珊花晚景,掩映树初阴。
西照山河影,南风天地心。
物情殊可笑,团扇已骎骎。
结庐溪水上,日夕对郭璞。
清晓林霏开,碧玉峭如削。
几欲乘兴游,不见云山鹤。
青鞋动高兴,安得践斯约。
尊酒不须携,岩泉清可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