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拟老杜诸将(其一)

绝檄兵戈未凯旋,将坛别筑选亲贤。

龙骧飞渡无停晷,骠骑承恩正少年。

过海地非头痛国,翘关人有肉飞仙。

先声早落么么胆,神策军来一抵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将领选拔与英勇战斗的场景,充满了豪迈与壮志。开篇“绝檄兵戈未凯旋”,以“檄”字点明战争的激烈与紧迫,“未凯旋”则暗示了战争尚未结束,充满悬念与紧张感。接着“将坛别筑选亲贤”,说明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拔将领尤为关键,需选择德才兼备之人。

“龙骧飞渡无停晷,骠骑承恩正少年”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将领们如龙般勇猛,迅速渡海,而年轻的骑兵则因得到君王的恩宠而斗志昂扬。这里不仅展现了将领们的英勇与年轻将领的活力,也体现了君主对军事力量的重视与信任。

“过海地非头痛国,翘关人有肉飞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激烈与将领们的非凡能力。过海之地并非易事,但对这些将领来说却如同家常便饭;而“翘关人有肉飞仙”,则是对将领们超凡脱俗、力大无穷能力的夸张描述,表现出他们超越常人的英勇与神奇。

最后,“先声早落么么胆,神策军来一抵千”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将领们的威望与战斗力。他们的威名早已震慑敌人,使敌军胆寒;而神策军的到来,更是以少胜多,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战斗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中将领的英勇、智慧与君主的英明决策,以及军队的强大力量,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主义的气息。

收录诗词(65)

赵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字:云崧
  • 号:瓯北
  • 籍贯:晚号三半老
  • 生卒年:1727年~1814年1月10日

相关古诗词

再拟老杜诸将(其二)

援师连夕解诸罗,五月重围久枕戈。

万死虫沙今更活,一城雀鼠已无多。

樵苏渐出炊原树,胔骼新移葬野莎。

回首无须更思痛,国恩深处比沧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再拟老杜诸将(其三)

移兵直捣穴巢偏,旅拒犹思喘息延。

伏不斗曾遭贼侮,杨难当岂畏城坚。

盗魁窜后跟重茧,鬼妾俘来发两鬈。

有路可追终就缚,世间岂有焰摩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拟老杜诸将(其四)

经年万帐拥貔貅,何事今才破竹收。

也是灾民应暴骨,从来上客在焦头。

勒铭鹿耳红毛屿,洗甲鲲身碧澥流。

太息熊津老都督,胡为不自取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拟老杜诸将(其五)

西南北已武功皆,何意东溟起瘴霾。

戎索疆才恢玉垒,职方地肯弃珠厓。

兵收裨海蓬瀛岛,星贯穹霄毕昴街。

从此万方清晏奏,岂徒韩笔纪平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